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徐祖耀院士

[复制链接]

182

主题

218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1:0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潜心于材料科学研究与教学逾60个春秋,成果迭出,著作等身。对材料相变研究颇见成效。率先在我国开展纳米材料相变的研究,是我国研究开发形状记忆材料(Ni-Ti基, Ni-Al基,铜基,Fe-Mn-Si基合金及ZrO2基陶瓷)的先驱者,也是材料热力学研究和教材建设的倡导人和执行者,近年来,致力于超高强度钢的设计和研发,提出新的热处理方法,颇具成效。出版著作10部,其中《金属学原理》培育了建国后第一代材料工作者;《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导论》和《相变原理》等著作培养了我国几代材料科学家。
            主要成就:
            在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形状记忆材料及材料热力学诸领域研究获丰硕成果。揭示了无扩散的马氏体相变中存在间隙原子的扩散,由此重新定义了马氏体相变、修正了经典动力学方程;成功地由热力学计算铁基。铜基合金和含Zr02陶瓷的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运用群论分析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创建了铜基合金贝氏体相变热力学,论证了贝氏体相变的扩散机制并发现Zr02-Ce02中的贝氏体相变。建立形状记忆合金的物理-数学模型,发展了形状记忆材料,优化了一些实用材料的相图,推出Cu-Zn相图热力学,以及杂质元素在钢中分布热力学等。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致力于超高强度钢的设计和研发,提出新的热处理方法,颇具成效。出版著作10部,其中《金属学原理》培育了建国后第一代材料工作者;《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导论》和《相变原理》等著作培养了我国几代材料科学家。
            潜心于材料科学研究与教学逾60个春秋,成果迭出,著作等身。对材料相变研究颇见成效。率先在我国开展纳米材料相变的研究,是我国研究开发形状记忆材料(Ni-Ti基, Ni-Al基,铜基,Fe-Mn-Si基合金及ZrO2基陶瓷)的先驱者,也是材料热力学研究和教材建设的倡导人和执行者,近年来,致力于超高强度钢的设计和研发,提出新的热处理方法,颇具成效。出版著作10部,其中《金属学原理》培育了建国后第一代材料工作者;《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导论》和《相变原理》等著作培养了我国几代材料科学家。
             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中发表论文500余篇。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著作类)三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教改工作获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曾任马氏体相变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贝氏体相变委员会委员,1999年起任名誉委员。任国际学报《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原Metallography)国际顾问编委,日本钢铁学会会刊国际版《ISIJ International》顾问编委。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六校名誉教授,曾应邀在多国著名大学作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多次参加国际学术学会任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主题报告人和会议主席。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6 16:30 , Processed in 0.07904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