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马荔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153

帖子

1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8 20:4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基本信息
姓名:马荔
职称:副教授,化学系副主任
电话:021-54742859 
邮箱:mali@sjt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化学化工学院A楼223室
2、教育经历
1982.9—1986.7: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学生。
1986.7—1989.7: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研究生;
3、工作经历
1986.7—1994.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系,教师,讲师;
1994.4—2002.1: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副教授;
2002.1—现在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4、研究方向
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
基础化学教学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
5、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
(1)上海市科委纳米科技专项基金“梯度直径和梯度带隙CuIn1-xGaxSe2纳米棒阵列构筑的新型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研究”, 批准号0952nm01900,研究期限:2009.7-2011.6,总经费:25万元,研究骨干。
(2)基于纳米光学的超高效陷光结构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863项目2011AA050518,2010开始
(3)参编“化学改变生活”(暂定)的编写工作,高教出版社即将出版
(4)参加了全国教改建设项目“虚拟实验系统建设”。
6、荣誉奖励
(1)2004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通用电气”优秀教师一等奖
(2)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届烛光奖励计划二等奖,2008年
(3)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比翼双飞家庭;
(4)作为主要成员获得集体奖有: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2009,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2009;上海交通大学文明班组主要成员,2009-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师德先进集体,2011.
7、教学成果
(1)注重系列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度教学成果二等奖
(2)实践性教学环境设计、探索与成效,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
(3)“实验化学(1-1)在我校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开展的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立项试验工作中,荣获一等奖。
(4)《实验化学(上)》,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第十届优秀教材一等奖
(5)大学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
(6)实验化学系列,上海市精品课程,2012年
8、教学工作
(1)本科生:《大学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化学原理》《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原理实验》《在实验中探究化学》《综合实验训练(一)》
(2)毕业论文指导,指导中学生创新项目、指导全国和上海市大学生化学竞赛,指导大学生创新计划
9、代表性论文及专著
科研论文
(1) X.L. Yuan, M.J. Zheng, L. Ma and W.Z. Shen, High-speed growthof TiO2 nanotube arrays with gradient pore diameter and ultrathin tube wallunder high-field anodization,Nanotechnology, 2010, 21405302.
(2) S.H. He, M.J. Zheng, L.J. Yao, X.L. Yuan, M. Li, L. Ma andW.Z. She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ZnO nanostructures by electrochemicalanodization method,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0, 256, 2557.
(3) Y.J. Song, M.J. Zheng, L. Ma, W.Z. Shen, Anisotropic Growthand Formation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of 1D ZnO Nanorods in Spin-CoatingSol-Gel Process,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0, 10,426-432.
(4) D. D. Cheng, M. J. Zheng, L. J. Yao, S. H. He, L. Ma, W. Z.Shen and X.Y. Kong,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dium-oxide coveredporous InP, Nanotechnology, 2009, 20, 425302.
(5) Lujun Yao, Maojun Zheng, Haibin Li, Li Ma and Wenzhong Shen,High-performance humidity sensors based on high-field anodized porous aluminafilms, Nanotechnology, 2009, 20, 395501.
教学论文
(1)关于“理想气体常数R的测定”实验原理的讨论,,2007.(26)8,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强酸-弱酸混合体系中准确滴定强酸的研究, 2010.11,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3)如何服用钙片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钙片在模拟胃液中溶解性研究,2012.3,实验室研究与探索(通信联系人)
教材
(1)《实验化学(上册)》, 2003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副主编
(2)《基础化学》,2005年第一版,2011年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主编
(3)《无机与分析化学》, 2003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参编
10、其他
1、化学系的教学工作,包括综合训练、实习、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
2、实验化学一、综合实验训练一的教学安排、管理、成绩总评、教学改革等工作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6 17:32 , Processed in 0.08572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