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周蕾

[复制链接]

205

主题

234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6: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蕾,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党委委员,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2001-2007 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现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7-2017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17年至今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


姓 名:周蕾       
性    别:女
职 务:无       
职    称:研究员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子邮件:zhoulei17@ipe.ac.cn       


研究方向 一个研究方向“基于新材料、新器件生物应用探索的新型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两个核心模式“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衔接”。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2)现场微生物死活判别技术研究;(3)现场自动检测技术研究;(4)实时在线总菌监测技术研究;(5)实时在线总菌监测与鉴别技术研究。


研究成果 为了有效的保障民众健康和国家安全,临床、疾控、反恐等领域对检测技术在便携、快速、多重、定量方面的性能需求逐步提升,而传统生物检测技术无法满足。据此,提出了“将纳米材料、器件与传统生物检测技术融合,从而大幅提升检测技术性能,并开拓纳米材料、器件生物应用领域”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基于纳米材料、器件生物应用探索的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研究”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在十数年研究中,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思想与“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深入探索了上转发光材料、碳量子点、结构电极、通讯光纤等材料器件的生物应用价值,创新性的提出了“以生物应用需求导向材料、器件研究”的范式,建立了多项原始创新生物检测技术。排名第一授权国际专利12项(澳、日、港各2项,美、英、法、德、意、荷各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8项,知识产权保护覆盖10个国家和地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23篇,IF97.6,总引用289次;建立了日产上转发光纳米材料100g、试剂20000 份、生物传感器10 台的三条生产线,现已在临床急诊、生物事件处置领域推广应用,以共同第一贡献者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4项,2015年单年销售突破1亿元;以排名第2,先后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14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励;2017年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奖”个人奖;2015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


承担项目(自2017年起):
1.        2018年度军队后勤开放研究项目,研究期限:2018.10-2020.12——项目负责人;
2.        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研究期限:2018.10-2020.12——项目负责人;
3.        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研究期限:2017.07-2018.06——项目负责人;
4.        北京市科技新星与领军人才培养,研究期限:2015.01-2018.12——项目负责人;
5.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研究期限:2017.11-2018.11——课题负责人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研究期限:2016.12-2018.12——任务负责人


代表性论文(自2016年起):
1.        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electric charges as an artificial tongu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assembly with various pathogenic bacteria for effective bacterial imaging and discrimination, Guangjian, Liu, Shengnan Tian, Cuiyun Li, Guo-wen Xing* and Lei Zhou*,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7, 9, 28331-28338. (IF 7.504)
2.        Upconversion nanocrystals mediated lateral-flow nanoplatform for In Vitro detection, Zhiqin Liang, Xiaochen Wang, Wei Zhu, Pingping Zhang, Yongxin Yang, Chongyun Sun, Junjie Zhang, Xinrui Wang, Zheng Xu, Yong Zhao, Ruifu Yang, Suling Zhao*, Lei Zhou*,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7, 9, 3497-3504. (IF 7.145)
3.        A self-quenching-resistant carbon nanodot power with multicolor solid-state fluorescence for ultra-fast staining of various representative bacteria species within one minute, Yongqiang Zhang, Chunfeng Li, Yi Fan, Chengbin Wang, Ruifu Yang, Xingyuan Liu*, Lei Zhou*, Nanoscale, 2016, 8, 19744-19753. (IF7.76)
4.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up-converting phosphor technology-based lateral flow assay for rapid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 in crops,Yong Zhao, Xiao Liu, Xiaochen Wang, Chongyun Sun, Xinrui Wang, Pingping Zhang, Jingfu Qiug*, Ruifu Yang*, Lei Zhou*, Talanta, 2016, 161, 297-303.  (IF4.035)
5.        An up-converting phosphor technology-based lateral flow assay for point-of-collection detection of morphine and methamphetamine in saliva, Qiushi Hu, Qiaozhen Wei, Pingping Zhang, Shuang Li, Lei Xue, Ruifu Yang, Chengbin Wang*, Lei Zhou*, Analyst, 2018, 143, 4646-4654. (IF 3.864)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234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6: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2日,“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腐败变质以及霉变智能化实时监控与报警、溯源技术应用示范》(2019YFC1606600)启动会在过程工程所顺利召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工业生物技术处领导、项目责任专家、咨询专家、项目组成员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顾正彪教授、张五九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该项目由过程工程所牵头,周蕾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由江南大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
  在仓储、加工、运输、经营、餐饮等全流通环节中,对于动物性食品、水产、果蔬、油料、粮食等多样化食品的防腐防霉全流程,构建智能化远程监控预警系统,以及该系统的应用示范为项目的核心。通过该项目预计将食品防腐防霉智能化远程监控预警技术、粮油食品安全检测预警信息服务云平台,以及食品防腐防霉在线指导APP系统在监管部门、粮油及食品储运/加工/零售/餐饮企业实现推广应用。
  项目启动会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工业生物技术处黄英明处长、陈洁君研究员,就该专项顺应国家需求的整体定位、指南布局、实施要求予以全面介绍,并对项目严格管理、节点推进、成果应用提出了殷切期望。项目责任专家江南大学顾正彪副校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张五九副院长,系统介绍了专项阶段考核、结题验收的考核重点,并基于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对本项目实施中的重点、难点、节点给予宝贵建议。项目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江南大学胥传来教授、江苏大学邹小波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静研究员、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唐瑞明教授担任项目的咨询专家。与会期间,李培武院士就项目的实施意义、研究难点、组织管理给予了指导,胥传来教授、邹小波教授、王静研究员、唐瑞明教授都从各自精深的专业角度对于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宝贵建议。项目负责人过程工程所周蕾研究员,各课题负责人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谢刚研究员、江南大学孙茂忠教授、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刘光中执行总裁、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徐广超处长(袁强博士代),分别汇报了项目与课题的实施方案。
  项目承担单位过程工程所党委书记朱庆山全面介绍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科研平台,并对项目的顺利实施给予殷切希望与鼓励。高莲总会计师基于科技部关于财务管理的明确要求,从经费严格执行、合理使用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说明与建议。
  食品安全涉及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在疫情应对与后新冠时代,期待该项目能为我国丰盈的食品提供基于数量安全、保障质量安全的储运/流转过程防腐防霉技术支撑。项目成果将在25个省(市、区)的150个地(市)或县(区)监管部门以及500家食用农产品以及粮油及食品储运、加工、零售、餐饮企业推广应用,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质量监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5 12:08 , Processed in 0.14010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