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张海娇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132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16: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化学院张海娇教授受邀在材料和能源领域的国际高水平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响因子:25.245)发表题为“Structure Design and Composition Engineering of Carbon-Based Nanomaterials for Lithium Energy Storage”的综述文章,上海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吴明红教授和张海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等的日益显著,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储能系统成为主要的能量存储器件。碳基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导电性、高的比表面积、可控的形貌以及稳定的物化性质极大推动了电化学领域的发展,它们在固定不同种类的电化学活性物质如锂、硫和氧,维持电极/电解液界面稳定,提供活性物质支撑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构建连续的导电结构,碳基材料实现了对电子和离子的有效传导,从而改善了电池的反应动力学。此外,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也能够充分缓解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对电极材料的破坏,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这些优异的特性使其成为储能材料的首选,科学家们已经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用于制备和设计能够适应不同电化化学环境的碳基电极材料。
张海娇教授课题组发表该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碳基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和组成调控对储锂性能的影响。首先对不同维度的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分类探讨,包括一维的纳米管和纳米线、二维的纳米片和薄膜以及三维的分级纳米结构等,讨论了它们充当锂基电池电极材料的作用。随后通过分析不同维度结构和元素掺杂等与电池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总结了实现高性能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的材料设计策略。同时,该综述对碳基纳米材料在锂基类电池方面的应用做了全面探讨,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系统阐述了碳基材料在不同电池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和机理,为满足不同种类电池电极材料及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最后,对碳基纳米材料在储锂领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供了不同维度碳基材料在柔性可穿戴器件方面的探索方向,说明了碳基材料在电池反应动力学和稳定性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根据目前商业化的碳基锂电池材料方面的发展状况,文章也对其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这为设计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先进碳基纳米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该工作由上海大学和清华大学曲良体教授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的资助和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enm.201903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6 20:11 , Processed in 0.08297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