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周二军

[复制链接]

16

主题

41

帖子

4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题  目:“有机光伏电池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

报告人:周二军 研究员/博导(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地    点: 湖南大学工程实验大楼244、240多媒体报告厅

时    间: 2018年10月18日(周四)下午2:30-4:00

主持人: 杨斌  教授

邀请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承办人: 材料学院“天马材料研究论坛”日常工作小组

报告人简介:

  周二军,男,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物理化学专业。2001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李永舫院士;2007 年至2014 年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014年以中科院“百人计划” 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二军课题组目前主持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中科院项目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个科研项目,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

在国际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Mater(3篇);Angew. Chem. Int. Ed. (1篇);Energy Environ. Sci. (1篇);Adv. Energy Mater. (2篇);Adv. Funct. Mater. (1篇);Chem. Mater. (2篇); Macromolecules. (9篇);ACS Macro Lett. (2篇)等期刊上发表60余篇。全部研究论文累计被他人引用3000余次,其中6篇一作论文单篇引用过百次, h-指数为30。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浙江省特聘专家。

报告摘要:

       非富勒烯光伏受体材料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极大推动了有机光伏电池的发展,在聚合物受体和小分子受体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 合成了多种二酰亚胺类n型聚合物光伏材料,通过聚合物分子结构的设计,实现了给体/受体材料吸收光谱和能级的匹配,分子取向和结晶性的调控,实现了几个关键效率的突破。

(2)首次将苯并三氮唑(BTA)这种缺电子基团应用于非富勒烯小分子材料的设计中来,合成了第一个含BTA的小分子受体材料。和经典的p型聚合物P3HT共混可以实现Voc =1.02V,PCE=5.24%。进一步, BTA2和P3HT共混可以实现Voc =1.22V,PCE=4.50%, 该开路电压也是P3HT体系报道的最高值。

(3)首次提出“同A策略”这种可以获得高电压有机光伏电池的方法:即采用同样的A单元(缺电子单元,比如苯并三氮唑、喹喔啉等)来构筑给体和受体材料,该方法简单普适。目前可以获得1.24V的Voc和10.5%的PCE,在叠层器件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7 00:56 , Processed in 0.07967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