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回复: 0

[材料资讯] 王保国团队在双极膜与连续电化学合成氨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64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发表于 2023-4-13 16: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化学工程系王保国团队在双极膜反应器用于电化学合成氨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通过膜内界面设计,制备出含有“榫卯”结构的界面互锁型双极膜,实现了双极膜高效解离水;在原位生成酸碱环境中,消除了硝酸根还原过程中离子迁移不平衡问题,实现了电化学合成氨过程连续稳定化操作。
        合成氨是人类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作为氮肥的基础,可大幅度提升谷物产量,提升粮食保障水平。在碳中和时代,合成氨是绿氢的清洁储能载体之一,对于大规模消纳风电与光伏所产生的绿氢,实现便捷储存与运输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Haber-Bosch法合成氨,通常在高温(400-500°C)、高压(>10MPa)下进行,条件苛刻,能耗巨大。相比之下,绿电支持下的电化学合成氨条件温和,装备简单,有望提供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双极膜利用静电排斥原理形成离子选择性。原位产生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虽可调节酸碱微环境,但会导致离子膜结构或性能劣化。研究团队借鉴我国传统的“榫卯”工艺原理,创新性设计了具有互锁结构中间层的双极膜(图1),既增加水解离位点,提升了双极膜总水解离速率,又巧妙地利用高分子在水中的“自溶胀”效应,达到“自锁紧”效果,提升双极膜稳定性(图2)。利用双极膜反应器进行电化学合成氨,在1000 mA cm-2电流密度下,稳定电解超过100小时,将浓度为2000ppm硝酸根废水,以86.2%法拉第效率转化为氨,对应产率68.4mg h-1 cm-2,显著提升了电化学合成氨的生产强度。

双极膜

双极膜
图1.“榫卯”结构物理互锁中间层双极膜的设计与制备

双极膜

双极膜
图2.物理互锁结构双极膜的水解离性能及长期使用稳定性
        以上研究成果以“榫卯结构的双极膜实现1000mA.cm-2下的连续电化学合成氨”(Continuous ammonia electrosynthesis using physically interlocked bipolar membrane at 1000 mA cm−2)为题发表于3月2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王保国教授为该文章通讯作者,化学工程系2019级博士生徐子昂为第一作者。研究团队长期开展膜分离和电化学工程的交叉领域科学研究,揭示电化学能源材料“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器件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发展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储能过程的材料、装备与基础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先进材料》《能源环境科学》《化学工程杂志》等国际知名期刊,技术成果逐渐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7273-7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
          王保国,分别于1987年、1993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硕士学位,200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作为日本JST的外籍研究员,2001.7~2002.9在日本东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从事燃料电池和高分子膜材料领域的研究;2007.7~2008.8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访问研究。目前主要从事膜材料和电化学工程交叉领域科研工作,发展大规模蓄电储能的全钒液流电池材料与装备,研究锌/空气电池材料与技术,解明复杂外场作用下膜中传质过程机理,揭示电池关键材料与性能的构效关系,确立新型能源功能材料的理论基础。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近300篇学术论文,被Sci 收录代表性研究成果引用300多次。提出发明专利23件,其中已经授权发明授权15件 。主讲《膜分离技术原理》、《化工过程仿真》、《化工实验(2)》课程;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科学研究项目;兼任北京膜学会秘书长、《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委会委员等职。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01:56 , Processed in 0.130495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