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吴俊教授课题组在ACS Nano发表全属性凝胶电子皮肤最新研究成果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73

帖子

2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 17:02: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氧化碳捕获与利用(CCU)在二氧化碳减排,减缓全球变暖,以及潜在的未来火星探索等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开发了多种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增值化学品的CCU技术,如甲烷干重整,加氢,电化学还原,光催化还原等。近年来,一种锂-二氧化碳电池储能装置被提出,它提供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产生电能的新颖策略。锂-二氧化碳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体系可以有效利用温室气体并提供高比能量的电能,而获得日益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该电池的工作电压常低于 2.5 V,甚至在有些报道中低于2.0 V。此外,该电池常见的放电产物碳酸锂具有显著的电化学惰性,它的阳极分解过程会引发大量副反应,这进一步降低电池的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尽管目前报道的固相催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充电电压,但对放电电压的提升效果不佳。为有效提高锂-二氧化碳电池输出电压,使得该新体系电池满足高品质电能的要求,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何平教授与周豪慎教授在前期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和析出机理探索和锂氧气电池液相催化剂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锂-二氧化碳电池使用的双核铜配合物(Cu(Ⅰ) RM)液相催化剂,在探明催化机制及调控放电/充电反应路径后,成功实现了锂-二氧化碳电池3 V以上的工作电压。
图1 固相催化剂与液相催化剂媒介的锂-二氧化碳电池放电反应路径比较
         含有Cu(Ⅰ) RM液相催化剂的锂-二氧化碳电池电动势高达3.38 V,电化学和光谱学研究表明Cu(Ⅰ) RM参与的锂-二氧化碳电池反应机理为:首先,Cu(Ⅰ) RM捕获二氧化碳形成Cu(Ⅱ)-草酸根桥联加合物;接下来,该加合物在放电过程中被还原至初始Cu(Ⅰ) RM并析出草酸锂产物;最后,放电产物草酸锂在充电时被分解。在Cu(Ⅰ) RM的作用下,该锂-二氧化碳电池放电平台升至3.04 V,放电容量达到5846 mAh g−1,充电电压降至4.27 V,可稳定循环80圈以上。为进一步降低充电极化,在正极中引入金属Ru催化剂,得益于Cu(Ⅰ) RM和金属Ru的协同催化作用,该电池放电电压达到3.01 V,放电容量提升至8058 mAh g−1,充电电压降至3.99 V,且可稳定循环400圈。该工作将锂-二氧化碳电池输出电压提升至3 V以上,并实现了无碳酸锂产物生成的放电路径,提升锂-二氧化碳电池性能及实用化的可能性。
图2 Cu(Ⅰ) RM液相催化剂和Ru@Super P固相催化剂对锂-二氧化碳电池的协同催化作用
         相关工作以"Binuclear Cu complex catalysis enabling Li–CO2 battery with a high discharge voltage above 3.0 V"为题,于2023年2月1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6276-8)上在线发表。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何平教授与周豪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孙心怡和博士后穆晓玮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还得到了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承辉教授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上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同时也得到了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功能材料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储能材料与技术中心等单位的支持。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
     吴俊,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计划A 层次(首批),教育部信息显示与可视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从事皮肤仿生触觉传感器驱动的人机智能界面相关研究。主持完成/在研科技部重点专项/863课题3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完成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在研多项成果转化类项目。以第二完成人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1项、省赛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IEEE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 Winner (亚太地区) 1项。在Research、Nano Energy、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9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共3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35 件,受理公开国家发明专利 78 件,转让1项。担任南京(长三角)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与电子专业实验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真空学会纳米技术专委会副主任,获“省科协首席专家”荣誉称号。受邀担任ICEDA (2021、2022)、ICCED (2022)国际会议联合主席,受邀担任SCI期刊《Electronics》、《Sensors》特刊编辑。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0 01:58 , Processed in 0.08977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