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徐茂文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复制链接]

101

主题

128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13:30: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月16日,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我校材料与能源学院徐茂文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etal chalcogenide hollow polar bipyramid prisms as efficient sulfur hosts for Na-S batteries”。该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为西南大学,我校博士后Muhammad Kashif Aslam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徐茂文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钠硫电池正极硫载体材料在电池中往往发挥出关键作用,基于此,徐茂文教授课题组成功合成出能够捕获可溶性多硫化物,同时加速电化学反应的空心双锥棱柱硫载体材料。该载体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其表面的分级结构和内部充足的空间一方面能够容纳硫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另一方面同时缓解了钠离子嵌入/脱出带来的体积膨胀。此外,该研究为进一步认识钠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可逆反应机理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原位/非原位实验结果揭示了钠硫电池的放电反应机理,证实了该载体材料(BPCS)利用其催化特性加速了电化学反应,使短链多硫化物直接转换为长链多硫化物,减少了生成Na2S5的中间反应过程,从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此外,DFT计算支持了多硫化物吸附机制,即表面和化学成分相互交织的金属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优于碳宿主。本研究表明,具有独特结构的极性催化硫载体可以催化多硫化物转化反应,同时通过化学吸附抑制穿梭效应,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最后,本研究主要从钴基催化硫载体出发,经实验探索和计算分析得出结论,该研究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过渡金属二卤化合物体系。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课题组项目资助,理论计算部分主要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Graeme Henkelman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 ... 0#data-availability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
       徐茂文  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副部长。兰州大学物理化学博士,美国Texas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后,师从锂电池之父、美国两院院士J.B Goodenough教授从事锂/钠离子电池、锂/钠硫电池和固态电解质研究。在包括Angew.Chem., Chem. Mater., J. Mater. Chem. A, Chem. Commun., J. Power Source等在内的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0余篇,总引用率18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转让一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其他课题5项。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1 00:08 , Processed in 0.10213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