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4|回复: 0

[材料资讯] 姜学松、张文明:揭示可编程二维表面褶皱图案调控力学机制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135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3
发表于 2020-7-21 16: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姜学松研究员联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张文明教授团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题为“Regulating surface wrinkles using light”的研究论文。研究构建了二维褶皱形貌与表面应力局部可控释放之间的关联关系,厘清了薄膜模量增强效应、应力不对称驰豫与正交释放三者之间竞争机制,提出了一种可编程式光控表面褶皱结构的新策略。该策略可实现二维有序表面褶皱的全特征调控。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周良围和机械动力学院博士后胡开明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姜学松研究员和张文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功能化褶皱

功能化褶皱
(a) 程序化光控表面褶皱结构的策略;(b) 多重曝光下褶皱形貌演化规律;(c-d) 二维有序褶皱形貌与表面薄膜应力之间的关联关系
       褶皱作为自然界和工程界中最普遍的表面结构,人工引入的有序褶皱可以在材料物性表征、微纳制造、智能表面、柔性器件构筑等领域发挥作用。控制褶皱的表面不稳定性,实现参数可控的有序褶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也是褶皱领域的重要挑战。
周良围等人以可逆二聚交联的聚合物网络与弹性体聚二甲基硅氧烷构建了双层褶皱体系。该体系中,上层材料可以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可逆的二聚化,从而产生褶皱。调控两次连续曝光的时间、夹角、热处理温度,即可实现对体系表面应力的精确调控与二次重构,对褶皱结构任意按需调节。

功能化褶皱

功能化褶皱
连续曝光下褶皱精准局部可控擦除和方向调节

       为了揭示上述局部调控方法的力学成因,通过考虑双向泊松效应和软边界效应,胡开明等人提出了一种二维应力可控驰豫的修正剪力滞后模型,构建了多重曝光下表面应力局部驰豫与曝光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阐明了二重曝光区域褶皱先消失后触发的演化规律,揭示了二维表面褶皱光学调控的力学机理:曝光构筑物理边界约束效应诱导了薄膜表面在二维方向上不对称驰豫,保证了二维表面褶皱的有序性;双向泊松效应会引起二重曝光区域应力正交释放,抑制了高杨氏模量的二重曝光区褶皱生成。研究表明,上述连续曝光策略的力学内因为软边界导致的不对称驰豫现象、双向泊松效应下应力正交释放和多重曝光的模量增强效应三者复杂竞争的结果。
       利用该策略,可以制备复杂的动态光栅结构,并能使各类功能层材料的结构有序化。这种功能化的可调褶皱模具平台可用于快速、低成本地制备微纳米周期性结构,在柔性电子、微加工、传感和微/纳米通道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功能化褶皱

功能化褶皱
红外驱动动态光栅和功能化褶皱模具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和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附: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简介
      《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影响因子:16.693)由中国科学院主管,是中国第一份国家级英文版科技学术综合性期刊,定位于报道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要科研项目、重点支持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科学前沿的进展进行总结和前瞻,旨在展示我国前沿研究和热点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代表性成果,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nsr/nwaa052


作者: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
供稿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姜学松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晋升为研究员。2009-2010年期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做洪堡学者,2011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5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和上海市曙光学者。研究方向为智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图案化表面,发展了构建动态褶皱微纳米图案的新策略,相关工作近年来在Acc. Chem. Res., Sci. Adv., Adv. Mater., Angew. Chem., ACS Macro Letter/Macromolecules等高分子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中国国家专利授权20项,国际专利2项。先后主持了包括1项上海市重大项目和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个项目。
       张文明研究员主要从事振动分析与控制、转子动力学、微/纳机电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国际合作、国防基础科研等30多项课题。已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SCI期刊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多项,出版专著《微机电系统动力学》一部,参编中、英文专著各1篇章。获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2)、2010年首届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0年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奖学金等奖项,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07:57 , Processed in 0.13179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