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张涛课题组:锂氧气电池碳基复合正极载体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139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前,包括多孔碳、纳米碳管和石墨烯等在内的碳材料是二次锂氧气电池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正极载体。碳材料的优势在于:质量轻,比表面积大,电子导电率高,有利于三相电极反应;资源丰富,来源简便,易于实现产业化应用等。但在非水系锂氧气电池研究领域,碳材料存在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非水系锂氧气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发生1电子或2电子氧气还原反应,生成氧化性极强的超氧根或超氧化锂中间产物,严重氧化碳材料并促进电解液分解,生成大量碳酸锂和羧酸锂等副产物导致电极钝化和电池容量衰减。因此,提高碳基正极的抗氧化性和电化学稳定性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要素。
碳/非碳复合正极载体材料制备过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张涛团队提出碳骨架和超薄非碳皮肤层相结合发展稳定的碳基复合正极载体的思路。该研究团队以多壁碳纳米管、金属钛粉和碘为原料,通过气相外延生长方法控制多壁碳纳米管表面sp2杂化碳层的反应程度,由外向内地将碳纳米管壁逐层转化成TiC表面层。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将表面层厚度精确控制在几个纳米到十纳米范围之内。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可以拓展应用于石墨烯和导电炭黑等碳材料。这种碳/非碳复合材料提高了锂氧气电池正极对于O2-的稳定性,减少了副产物Li2CO3的形成。在复合载体上负载Ru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相关工作以Inward growth of superthin TiC skin on carbon nanotube framework as stable cathode support for Li-O2 bateries 为题发表在能源材料领域学术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2020, DOI: 10.1016/j.ensm.2020.04.018)。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在读博士生杨楚舒,导师为张涛。
TiC/MWNTs碳基复合载体材料的结构表征
  近期,张涛团队在锂氧气电池空气正极载体材料设计及稳定性研究方面已取得系列进展,如选用取材广泛的植物韧皮组织作为空气正极,在放电过程中转化得到的分级多孔微米筛管径与过氧化锂尺寸比为6:1,可为过氧化锂提供充足的储存空间并提高循环稳定性(Green Chemistry, 2020, 22, 388-396);此外,团队提出无氧化成策略,在碳正极表面构筑超薄氟化锂表面层提高锂氧气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区别于常用的锂氧气电池正负极分开保护的方法,在电池循环测试前,通过无氧化成电化学处理,在正负极表面同时形成富含氟化锂的保护层。电池工作时,正极侧超薄的保护层可有效抑制超氧根对碳材料的攻击,而锂负极侧较厚的保护层可有效阻挡电解液对锂负极的腐蚀。采用这种原位保护方法,锂氧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大大提高。该工作首次将储能电池常用的化成技术与锂氧气电池结合以提高活性材料稳定性,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一项,申请号:201811367550.1,具有良好应用前景(Energy Storage Matierals, 2019, 23, 670-677)。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和上海市项目等资助。
       文章来源:上海硅酸盐所
       张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师从吴浩青院士,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上海大学理学院任讲师。2008年开始先后在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和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从事高比能电池材料和器件的研究。2015年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并作为核心人员承担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开发长续航高比能特种电源。2016年入选第六批上海“##计划”。至今在化学储能材料及器件领域发表SCI论文60余篇,被引用2700余次,其中被他引次数超过2500次(h-index=34,所有被引次数源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论文发表的期刊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Angew. Chem. Int. Ed.(1篇),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5篇),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篇),Nano Letters(1篇),ChemSusChem(2篇),Chemical Communications(1篇),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1篇),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7篇),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4篇)等。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日本发明专利1项。担任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Board Committee Member,多次受邀在IUPAC国际新材料大会、亚太材料学会、日德纳米材料学术论坛和全国固态离子学会议上作邀请报告,是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ngew. Chem. Int. Ed.,ChemSusChem,Nano Energ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ociety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16:15 , Processed in 0.123123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