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1|回复: 0

[专家学者] 华南理工大学林璋

[复制链接]

15

主题

20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19-8-8 11: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广东省环境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环境与能源学院副院长。Elsevier 期刊Surfaces and Interface主编,RSC期刊Environ Sci: Nano副主编。五年来承担国家杰青、科技部973、中科院先导A、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团队项目等重要科研任务十多项。已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ES&T、 Appl Catal B-Environ和Nano Lett等期刊共发表SCI 论文170多篇,其中4 篇入选ESI 高被引论文。近五年获授权发明专利17件,其中PCT专利5 件。
导师姓名:林璋
别:
称:教授
招生专业: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博士、学术型硕士)、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
联系电话:020-39380540
电子邮箱zlin@scut.edu.cn
导师简介:
教育背景:
1989-09至1993-07 厦门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
1993-09至1996-07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
1996-09至1999-07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9-08至2001-12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后
2002-04至2004-02 劳伦斯-柏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2005-02至2015-03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课题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5-03至今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目前,林璋教授及其团队围绕环境和资源问题,以回收和有效利用为终极目标,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在资源性物质的回收和提取方面:瞄准当前难处理的重金属污染难题和稀贵资源的提取问题,研究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与技术在各种低浓度、难处理、复合复杂体系中的潜在结合,探索与此密切相关的材料构筑及界面现象、选择性作用及相关过程、重金属及稀贵资源的固定和转化机制等微观基础科学问题;并结合环境工程应用需求,探索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材料宏量合成技术、发展和设计环境友好的工程化使用策略、研究和开发对目标物质在复杂体系中的便携式、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
2. 在能源的固定和有效利用方面:利用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光催化特点,以实现自然能(主要是太阳能)的化学存储和有效利用为目标,研究各光催化材料的合成、构筑及能带调控;探索材料在废弃有机化学物质共存时将光能转化为各种可再生可储存性能源物质的相关过程和微观机理;研究在光催化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太阳能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途径和机理;实现高效的光-化学能转化和利用光电转化实现绿色化学合成。
主要涉及的研究课题有:纳米环境材料与固废处理新原理与新技术、纳米环境材料提取水中稀贵资源、生物成矿固定重金属、CO2光催化还原、低浓度污染物的检测及器件
承担项目:
承担国家杰青、科技部973、中科院先导A等科研任务二十多项。
学术成果:
林璋教授为国家杰青(2011)、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3)、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中组部万人计划(2016)。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Environ. Sci. Technol.等发表论文140多篇,总它引近3000次;在Nanoscale等著名期刊撰写综述文章3篇,专著1部,专章1篇。申请专利43件(授权16件,国际专利5件)。多项技术获企业横向并建立多个示范工程。已培养硕、博生23名。获多项省部级科技个人奖及省级专利二等奖1项,为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期刊编委,广东省环境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代表成果为:
1. 首次揭示工业危险废弃物中存在纳米现象和纳米效应,独创性将“表界面调控纳米晶快速生长原理”用于解决纳米工业废弃物难题,将此原理用于我国氯酸盐行业典型纳米铬渣难题解决,在企业完成吨级示范线建设,实现“变废为宝”和绿色循环经济。相关工作在Angew. Chem. Int. Ed.和J. Am. Chem. Soc.发表并获Nature China亮点评述,被认为是纳米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研究,通过省级成果鉴定,专利获福建省专利二等奖。
2. 针对纳米吸附剂使用后形成纳米废渣现状,基于纳米晶“聚集生长”及表界面调控原理,发展“表界面调控纳米吸附剂循环回用”理念,并进行实际应用探索。论文在Environ. Sci. Technol.等刊物发表受邀为国际水协会“Nanotechnology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一书撰写专章。稀土提取工作被美国化学会新闻周刊报道,在企业建立示范工程。
3. 针对微生物“解毒三价铬固定困难”、“还原的四价铀仍易迁移”难题,发展前沿显微成像和高分辨谱学在研究中结合,探索土壤微生物以生物成矿原位固定重金属微观机理及调控规律,发明重金属铬“有效固定”方法,论文发表在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等。
主要代表作:
1. Liu, W.Z.; Huang, F.; Liao, Y.Q.; Zhang, J.; Ren, G.Q.; Zhuang, Z.Y.; Zhen, J.S.; Lin, Z.*; Wang, C. “Treatment of Cr-VI-containing Mg(OH)2 nanowaste” 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8,47(30),5619-5622. (Nature China highlight)
2. Zhang, J.; Lin, Z.*; Lan, Y.Z.; Ren, G.Q.; Chen, D.G.; Huang, F.*; Hong, M.C “A multistep oriented attachment kinetics: Coarsening of ZnS nanoparticle in concentrated NaO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6,128(39):12981-12987
3. Lin, Z.; Gilbert, B.; Liu, Q.L.; Ren, G.Q.; Huang, F.* “A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nanophase mate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6, 128(18),6126-6131
4. Zheng, J.S.; Huang, F.*; Yin, S.G.; Wang, Y.J.; Lin, Z.*; Wu, X.L.; Zhao, Y.B.*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otoluminescence and oriented attachment growth mechanism of CdS quantum do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0,132(28), 9528-9530
5. Zhuang, Z.Y.; Huang, F.; Lin, Z.*; Zhang, H.Z.*“ Aggregationinduced fast crystal growth of SnO2 nanocryst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2,134(39),16228-16234 (科学网及科学院基础研究网报道)
6. Liu, W.Z.; Huang, F.; Wang, Y.J.; Zou, T.; Zheng, J.S.; Lin, Z.* “Recycling Mg(OH)2 nanoadsorbent during treating the low concentration of CrVI.”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45(5): 1955-1961
7 . Cheng, Y.J.; Yan, F.B.; Huang, F.; Chu, W.S.; Pan, D.M.; Chen, Z.; Zheng, J.S.; Yu, M.J.; Lin, Z.*; Wu, Z.Y.* “Bioremediation of Cr(VI) and immobilization as Cr(III) by Ochrobactrumanthropi”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4(16), 6357-6363
8 . Zhang, J.; Huang, F.*; Lin, Z. * “Progress of Nanocrystalline growth kinetics based on oriented attachment” Nanoscale 2010,2(1),18-34
9. Wang, Y.J.; Chen, D.G.; Wang, Y.D.; Huang, F.; Hu, Q.C.; Lin, Z.* “Tunable surface charge of ZnS : Cu nano-adsorbent induced the selective preconcentration of cationic dyes from wastewater.” Nanoscale 2012, 4, 3665–3668
10. Li, C.R.; Zhuang, Z.Y.; Huang, F.; Wu, Z.C.; Hong, Y.P.; Lin, Z.* Recycling Rare Earth Elements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 with Flowerlike nano-Mg(OH)2. ACS Appl. Mater. Inter 2013, 5(19), 9719-9725(美国化学会新闻周刊评述论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8 17:22 , Processed in 0.09274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