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刘铮课题组研发出可长周期运行的气相反应用酶催化剂

[复制链接]

9

主题

19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5 08:38: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铮教授带领的工业酶催化团队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应用氧化石墨烯实现绝干气体工况下的长周期酶催化酯交换反应》(Graphene Oxide Enabled Long-Term Enzymatic Transesterification in an Anhydrous Gas Flux)的研究论文。

该文介绍了一种以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制备用于气相酶催化的固定化酶方法。首先将脂肪酶CALB溶液与GO溶液充分混合,利用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形成水凝胶,再经冷冻干燥形成多孔结构的酶-GO催化剂(LGA)。热重分析和圆二色性光谱分析结果表明,GO置换出酶分子表面的部分必需水分子,LGA中的CALB保持着其天然活性结构。在采用LGA催化香叶醇和乙酸乙烯酯生成乙酸香叶酯的案例中,LGA持续催化500小时保持酶活不变,而CALB冻干粉则不呈现催化活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另外两种脂肪酶也取得提高酶稳定性和活性的效果,证明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在气相酶催化反应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a)气相酯交换反应:香叶醇和乙酸乙烯酯在脂肪酶CALB催化下生成乙酸香叶酯,气相反应装置;酶-氧化石墨烯(GO)气凝胶(LGA)的微观结构图;(b)无水工况下500小时连续催化,内图为LGA和CALB的活性对比;(c)热重分析;(d)圆二色光谱分析。

酶是生物催化剂,催化着自然界丰富多样的生命繁衍和物质转化过程,具有活性高、选择性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将酶催化应用于化工产业,对于推进其绿色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气相酶催化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其特殊难点是反应器的反应物/产物/载气气流会持续剥除酶分子表面必需水分子,使酶丧失结构柔性而导致表观催化活力很低。目前所采用的各类对反应系统进行“加湿”的措施可提高酶的催化活性但难以兼顾酶稳定性。本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解决上述应用困境的新方案,以GO负载酶制备气相催化剂的方法便捷并具有通用性,GO所构建的稳定的亲水微环境免除“加湿”步骤,使得反应系统得到简化并更易控制。上述成果可望重新点燃学术界和工业界对于气相酶催化技术的热情,推进气相酶催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铮教授是该文通讯作者,博士生徐伟娜为第一作者,清华大学蒋国强副教授和卢滇楠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 Riverside)吴建中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张一飞(本课题组毕业博士生)等参加了该项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资助。

刘铮教授领导的工业酶催化团队长期致力于面向化工应用的固定化酶技术和酶催化工艺研究,探索采用纳米材料来提高酶在生产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发展出多种面向水相和有机相化学反应的固定化单酶和多酶催化剂,培养出多名优秀青年人才。本项成果是该团队在工业酶催化剂方面的又一项新突破。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0686-z

 刘铮,198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在该系获得化学工程学士(1987)、硕士(1989)和博士学位(1993)。获UNESCO资助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生命理工学部进修(1993.10-1994.10)。1994年10月回清华大学工作至今。1998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晋升为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化工系系主任(1999-2006)。曾挂职吉林省白城市市长助理(2007-2009),新疆大学副校长(2011-2014)。 主要从事生物化工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生物分子的分离与纯化;2)固定化酶新技术及其应用; 3)土壤生物修复等。迄今发表论文210篇,其中SCI收录 130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已培养研究生逾50名,其中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1人,多名毕业生任职于国内外高校和科技机构中并做出成绩。主要学术任职包括教育部化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ACS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Chemistry Research编委顾问;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过程工程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编委。 2002年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2018年获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16:15 , Processed in 0.093889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