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9|回复: 0

[材料资讯] 2019提名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的开发应用

[复制链接]

5

主题

11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19-2-10 10: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        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的开发应用
提名单位        教育部


提名意见
(不超过600字)        该项目发明了植物必需的高活性有机络合态金属微量元素的制备技术,发明了高浓度的有机络合液态硼肥的生产方法,发明了有机多元微肥的大容量分型分步络合工艺,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实用的新型高效有机微肥技术产品,引领了全国有机微肥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该项目技术产品被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列为主推技术产品,已在全国21个省(市、区)的30余种农作物上累计推广8061万亩,总新增产量127.46亿公斤,总新增纯收益117.52亿元,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获得第16届美国国际发明展银奖1项。获得农业部微肥产品登记证4个。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是全国获得该称号的仅有2个有机微肥产品。完成人中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成为中国土壤学会两届副理事长1人。发表论文32篇,出版著作4部。该项目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技术上有重大的创新,总体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效络合系列产品的分型分步络合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行业的技术进步有重大推动作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对照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条件,我部决定提名该项目为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土壤缺乏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施用微肥是农作物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无机微肥施入土壤后容易发生氧化、拮抗、沉淀等不良反应,成为长期以来生产和施用微肥的一大难题。有机微肥可克服无机微肥施用中产生的一些不良问题,但因有机微肥存在络合剂针对性差、络合容量低、价格高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其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从1994年开始,该项目对有机微肥的关键生产工艺与产品合理应用经过长期的技术攻关,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实用的新型高效有机微肥技术产品,引领了全国有机微肥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1)发明了植物必需的高活性有机络合态金属微量元素的制备技术。从85种天然植物的单宁提取物以及大量有机酸类物质中,根据络合物有效性以及配位键理论,采用现代生化工程技术,筛选获得了一种对植物必需金属微量元素铁、锰、锌等有良好络合效果的多元酚羧酸化合物。该种多元酚羧酸化合物对植物必需金属微量元素离子的络合性能高,表观稳定常数为9.0~14.0,价格比常规有机络合剂EDTA、EGTA降低30.9%~46.5%,其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提高7.9%~31.3%。
(2)发明了高浓度的有机络合液态硼肥的生产方法。从150 余种胺类、酰胺、硝基化合物等含氮有机物中,以络合容量、表观稳定常数、络合工艺、生产成本、硼肥的植物利用率等综合指标为依据,首次对植物必需的非金属微量元素硼筛选到一种含氮有机物作为有机络合剂,研发出了可溶性硼含量高达130g/L的高浓度的有机络合液态硼肥。该种含氮有机物络合剂比氨基酸络合剂的络合容量提高8.6%~20.1%、表观稳定常数提高35.3%~53.6%、价格降低20.3%~38.5%。与氨基酸硼肥相比,有机络合液态硼肥的利用率提高8.7%~19.6%。
(3)发明了有机多元微肥的大容量分型分步络合工艺。对非金属微量元素硼和金属微量元素铁、锰、锌等,分别采用羟氨化合物、多元酚羧酸化合物作为有机络合剂,研发形成了生产有机多元微肥的大容量分型分步络合工艺,对微量元素的络合率可达92.8%~98.2%。解决了多种微量元素共存之间的拮抗等不良反应,攻克了施入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在保蓄与释放之间的矛盾,使农作物在生长中能得到均衡持久的营养供应。开发出的有机多元微肥能全面补充农作物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显著提高了有机多元微肥的产品性能和施用效果。
该项目技术产品被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列为主推技术产品,已在全国21个省(市、区)的30余种农作物上累计推广8061万亩,总新增产量127.46亿公斤,总新增纯收益117.52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获得第16届美国国际发明展银奖1项。获得农业部微肥产品登记证4个。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是全国获得该称号的仅有2个有机微肥产品。完成人中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成为中国土壤学会两届副理事长1人。发表论文32篇,出版著作4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客观评价        1 同行专家的评价
2006年2月7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朱钟麟研究员为主任、吴礼树教授为副主任的专家委员会,对该项目的“高效有机多元微肥新产品通丰植物营养液(剂)的研制与推广”阶段性成果鉴定认为:“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质性创新性成果,成果转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
2008年6月27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白由路研究员为主任、朱钟麟研究员为副主任的专家委员会,对该项目的“新型高效有机微肥养分平衡剂的研制与应用”阶段性成果鉴定认为:“该技术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性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
2012年4月23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朱兆良院士为主任、金继运研究员和朱钟麟研究员为副主任的专家委员会,对该项目的“新型高效络合系列微肥的开发应用”阶段性成果鉴定认为:“该项成果科学意义重大,创新性与实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效络合系列产品的分型分步络合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 检测、查新单位的评价
2009年7月28日,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在“通丰植物营养液、养分平衡剂同田对比试验农产品品质检测评价报告”中得出以下结论:“通丰植物营养液和通丰养分平衡剂应用于农作物,既能提高农产品的主要营养成分,特别是关键成分的含量水平,又能降低一些不利指标,抑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对改善农产品品质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2019年1月2日,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5)对该项目进行了科技查新,得出以下技术内容在国内外具有创新性的查新结论:“植物必需的高活性有机络合态金属微量元素的制备技术;高浓度的有机络合液态硼肥的生产方法;有机多元微肥的大容量分型分步络合工艺”。


3 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评价
在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系列新产品的开发方面,该项目已获得农业部微肥产品登记证4个,其商品名(通用名)和登记证号分别为:①通丰植物营养液,农肥(2002)临字613号、农肥(2002)临字0613号;②果籽多,农肥(2004)临字1572号、农肥(2010)准字1863号;③通丰养分平衡剂,农肥(2006)准字0647号;④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农肥(2014)准字3844号。其中,果籽多、通丰植物营养液2个有机微肥新产品分别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是全国获得该称号的仅有2个有机微肥产品。
2004年7月20日,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向各省(区、市)土肥站发出了“关于加强通丰植物营养液(剂)示范推广的函”([2004] 农技中心(肥)便11号),要求各地积极开展通丰植物营养液(剂)的示范推广工作。
2008年1月23日、2010年12月14日,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先后向各省(区、市)土肥站发出了“关于做好“通丰养分平衡剂配兑氮、磷、钾施肥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通知”(农技土肥水函[2008]16号、农技土肥水函[2010]491号),要求各地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粮棉油糖高产创建以及标准园创建等项目,认真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2010年1月26日,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向各省(区、市)扶贫办发出了“关于转发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关于在贫困地区组织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情况的报告》的通知”(国开办司发[2010]8号),充分肯定了通丰植物营养液以及养分平衡剂配兑氮、磷、钾施肥技术这一先进实用技术,要求各地积极开展有利于贫困农户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推广工作。
该项目的微肥新产品“通丰植物营养液”(原商品名:通丰20有机络合液肥),获得第16届美国国际发明展览会农业类专项银奖。


4 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该项目的“高效有机多元微肥新产品通丰植物营养液(剂)的研制与推广”这一阶段性成果获得200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的“新型高效络合系列微肥的开发应用”这一阶段性成果获得2012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应用情况        该项目在有机微肥的络合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已获得1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在所研发的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系列新产品中,“果籽多”、“通丰植物营养液”(原商品名:通丰20有机络合液肥)2个有机微肥新产品分别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通丰植物营养液”(原商品名:通丰20有机络合液肥)1个有机微肥新产品获得第16届美国国际发明展银奖称号。鉴于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系列新产品突出的创新性、优越的产品性能,赢得了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信任与大力支持。科技部将“通丰植物营养液”(原商品名:通丰20有机络合液肥)纳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2002EC000382)予以支持,以推动该项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其在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的应有效果。
自2004年以来,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先后多次发出了“关于加强通丰植物营养液(剂)示范推广的函”([2004] 农技中心(肥)便11号)、“关于做好“通丰养分平衡剂配兑氮、磷、钾施肥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通知”(农技土肥水函[2008]16号)等文件,要求各地大力推广该项目的“通丰植物营养液”、“通丰养分平衡剂”、“果籽多”等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系列新产品及其新技术。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国培中字[2011]27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兵农(技)发[2010]8号)等有关部门也先后多次发文,大力推广该项目的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系列新产品及其新技术。
该项目创造性地建立了“五方合作”推广模式。为发挥有关方面推广应用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系列新产品的作用,建立了农业技术配套、农资加盟经销、农村金融服务、企业行为保障、农户科学施肥五方资源密切配合的农技、农资、金融、企业、农户“五方合作”推广模式。该项目通过“五方合作”推广模式,在全国各地共举办了各级技术培训班1.68万场次,共培训了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13.19万人次,每年培训农户76.62万户。“五方合作”整合了多方资源,增大了推广力度,相关行为的各方互动合作,由此建立完善了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肥的长效运行机制,既推动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也加快了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系列新产品及其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
“通丰植物营养液”、“通丰养分平衡剂”、“果籽多”等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系列新产品以及“通丰养分平衡剂配兑氮、磷、钾施肥技术”新技术,先后在四川、重庆、山西、山东、河北、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安徽、辽宁、新疆等21个省(市、区)推广应用,涉及水稻、玉米、小麦、甘薯、马铃薯、油菜、花生、烤烟、棉花、西红柿、西瓜、黄瓜、苹果、葡萄、香蕉等30余种农作物,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8061万亩。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国家(地区)        授权号(标准编号)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证书编号(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发明专利        含有有机铁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        ZL 201110002221.9        2013-01-30        第1130984号        四川大学        艾应伟,宋婷,郭培俊,赖小东        有效专利
发明专利        高浓度有机硼肥的生产方法        中国        ZL 200410022475.7        2006
年01月04日        第243378号        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原权利人:韩中文)        韩中文,艾应伟,韩瑜        有效专利
发明专利        一种有机多元微肥的生产方法        中国        ZL 200510021547.0        2007年01月17日        第304210号        四川大学        艾应伟,范志金        有效专利
发明专利        养分平衡剂及其生产工艺        中国        ZL 200710050488.9        2009
年09月23日        第553375号        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原权利人:韩瑜)        许建光,涂仕华,许宗林,朱钟麟,韩瑜,王金梅,龙章富        有效专利
发明专利        含有有机多元微量元素的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        ZL 201110003592.9        2013年01月30日        第1130961号        艾应伟        艾应伟,艾应彬,张俊慧,艾生隆        有效专利
发明专利        含有有机硼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        ZL 201110002231.2        2012年10月17日        第1065841号        四川大学        艾应伟,张俊洪,艾生权,艾衡         有效专利
发明专利        含有有机锰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        ZL 201110002225.7        2013-01-30        第1131059号        四川大学        艾应伟,郭培俊,周南华,李传人        有效专利
发明专利        一种烟草专用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        ZL 201110003569.X        2013年03月27日        第1159879号        艾应伟        艾应伟,艾生隆,张俊洪        有效专利
发明专利        一步法合成EDDHA螯合铁的生产工艺        中国        ZL 2010105806586        2013
年09月25日        第1276790号        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        韩瑜,王金梅,龙章富,许建光        有效专利
发明专利        含有有机锌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        ZL201110002196.4        2012年10月17日        第1065137号        四川大学        艾应伟,潘丹丹,郭培俊,姚寿福        有效专利


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名        排名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艾应伟        1                教授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本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所列第1个技术发明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支持本人贡献的旁证材料: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多元微肥的生产方法,ZL 200510021547.0”等。以第1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
涂仕华        2                研究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所列第3个技术发明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支持本人贡献的旁证材料: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养分平衡剂及其生产工艺,ZL 200710050488.9”。
韩瑜        3        董事长                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        本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所列第2个技术发明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支持本人贡献的旁证材料:授权国家发明专利“高浓度有机硼肥的生产方法,ZL200410022475.7”。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王金梅        4        副总经理        中级        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        本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所列第3个技术发明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90%。支持本人贡献的旁证材料: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养分平衡剂及其生产工艺,ZL200710050488.9”。
余自力        5                研究员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本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所列第3个技术发明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支持本人贡献的旁证材料:建立的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通丰科技-四川大学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
许建光        6                教授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本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所列第3个技术发明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支持本人贡献的旁证材料: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养分平衡剂及其生产工艺,ZL200710050488.9”。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本项目的完成人有6位,分别是:艾应伟、涂仕华、韩瑜、王金梅、余自力、许建光。针对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的开发应用,本项目完成人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采取共同立项、共同知识产权、共同获奖、共同建立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方式进行了实质性相互合作。
1 共同立项(项目类型和编号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2002EC000382)
2 共同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号为:ZL 200410022475.7;ZL 2010105806586;ZL 200710050488.9)
3 共同获奖(获奖情况为:200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 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 共同建立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情况为:通丰科技-四川大学产学研联合实验室,2015-YF04-00057-JH)
特此说明。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9 16:28 , Processed in 0.09200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