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8|回复: 9

[课题组]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132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2
发表于 2017-3-12 17: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裴坚,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新加坡陈嘉庚青年科学家奖银奖”;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获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11年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1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2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应邀担任高分子半导体领域最重要会议-合成金属国际大会的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国际学术期刊Chem. Asian J.的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Asian J. Org. Chem.的Editorial Board Chair等。迄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30多篇,他人引用率9500次以上,H因子为58。研究兴趣及领域包括:有机电子学材料及器件(包括: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光波导器件等);超分子化学等。

裴坚

裴坚
裴坚,有机化学,功能发光分子材料 ,博士,教授
电话:62758145 (O), 62754676(Lab)
传真:62751708
电子信箱:jianpei@pku.edu.cn

1967年生。
1989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
1992年获北京大学理学硕士,1995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5-199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7-1998年6月,新加坡材料与工程研究院, 副研究员;
1998年6月-2000年1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访问学者;
2000年-2001年8月, 新加坡材料与工程研究院, 副研究员, 研究员; 2001年4月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研究领域和兴趣:
1. 水溶共轭高分子的设计,合成,表征和应用;
2. 应用于有机光电二极管和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材料;
3. 树枝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 合成和应用;
4. 多功能性有机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
5. 有机发光材料的自组装结构的研究和其性质。

代表性论文和专著:
Zhang, W.; Cao, X.-Y.; Zi, H.; Pei, J. Single-molecule nanosized polycyclic aromatics with alternant five- and six-membered rings: Synthesi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rg. Lett. 2005, 7, 959
Cao, X.-Y.; Zi, H.; Zhang, W.; Lu, H.; Pei, J., Star-shaped and linear nanosized molecules functionalized with hexa-peri-hexabenzocoronene: Synthesi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J. Org. Chem., 2005, 70, 3645
Wang, H.; Wang, J.-L.; Yuan, S.-C.; Pei, J., Pei W.-W. Novel highly fluorescent dendritic chiral amines: synthesi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Tetrahedron, 2005, 61, 8465
Duan, X.-F.; Wang, J.-L.; Pei, J. Nanosized pi-conjugated molecules based on truxene and porphyrin: Synthesis and high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Org. Lett., 2005, 7, 4071
Wang, C.-H.; Hu, R.-R.; Liang, S.; Chen, J.-H.; Yang, Z.; Pei, J. Linear C-2-symmetric polycyclic benzodithiophene: efficient, highly diversified approaches and the optical properties Tetrahedron, 2005 46, 8153
Pei, J.; Wang, J.-L.; Cao, X.-Y.; Zhou, X.-H.; Zhang, W.-B. Star-Shaped Polycyclic Aromatics Based on Oligothiophene-Functionalized Truxene: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Facile Emissive Wavelength Tuning J. Am. Chem. Soc., 2003, 125, 9944
Cao, X.-Y.; Zhang, W.-B.; Wang, J.-L.; Zhou, X.-H.; Lu, H.; Pei, J. Extended pi-Conjugated Dendrimers Based on Truxene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2430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56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发表于 2018-3-21 09: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共轭聚合物因其可溶液加工、柔性、低成本等特点,在包括生物检测器、柔性显示、逻辑电路和电子皮肤等在内的下一代电子学器件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过去几十年来,新化学结构的设计和固相排列的优化使共轭聚合物的载流子迁移率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提升,“构效关系”的研究工作常常从分子结构出发,将其结构变化直接与固相聚集态行为变化和光电性能变化直接关联(图1)。然而,共轭聚合物链间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使得其在溶液状态下便具有明显的超分子组装结构,这一组装过程发生在器件加工过程之前。聚合物扭曲的链结构以及链间的缠结,使它们并不能像小分子一样进行快速的链移动,因此聚合物固相下自组装过程十分缓慢。而大部分的溶液加工过程,例如旋涂和刮涂等方法,在动力学上并不利于聚合物自组装过程,因此聚合物溶液下的组装结构将对它们的固相形貌和器件性能产生关键的影响。然而对于共轭聚合物,特别是具有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给受体型(D-A)共轭聚合物,由于缺乏成熟、有效的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揭示溶液中D-A共轭聚合物聚集态结构仍然是极具挑战的研究内容。

对共轭聚合物分子结构、溶液组装、薄膜结构与器件性能的研究思路

对共轭聚合物分子结构、溶液组装、薄膜结构与器件性能的研究思路

图1. 对共轭聚合物分子结构、溶液组装、薄膜结构与器件性能的研究思路。蓝色箭头:传统的研究思路未深入研究共轭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超分子组装行为。红色箭头:该研究中提出的研究思路,提出共轭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超分子组装行为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王婕妤课题组开创性地将中子散射(图2)与冻干显微方法(图3)引入给受体共轭聚合物溶液组装结构的表征。研究人员通过不同比例的邻二氯苯(良溶剂)与甲苯(不良溶剂)体系调控基于苯并二呋喃二酮(BDOPV)片段与联二噻吩(2T)片段共聚形成的共轭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超分子组装结构,并利用中子散射实验表征了不同溶剂体系下的组装结构。中子散射中基本散射体为原子核,而非电子,并且不同原子具有独特的中子散射截面,不随原子序数单调变化,使得在卤代和芳香溶剂体系中,中子散射方法能够获得比传统的X射线散射方法更高的信噪比。实验中,为了进一步增加信噪比,降低1H的不相干散射导致的噪音信号,我们使用的是氘代溶剂,计算结果表明聚合物BDOPV-2T的散射长度密度与溶剂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再次表明了中子散射技术在探测卤代或芳香类溶剂体系中的优势。中子散射结果表明,在ODCB中,聚合物与卤代芳香类溶剂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呈现出的一维棒状、主链延伸的组装体(图2e)。随着不良溶剂比例的增加,聚合物与溶剂相互作用逐渐减弱,其主链更倾向于折叠构象,形成由分子间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主导的二维片状组装体(图2k和2h)。更进一步,研究人员利用冻干技术和显微方法,有效地将溶液中动力学不稳定的分子结构捕获至固相状态,首次直接观察到了共轭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超分子组装结构,其结构特点与中子散射实验结果一致(图3)。在ODCB溶液中,聚合物呈现出一维棒状堆积。加入一定比例的不良溶剂(甲苯)之后,一维聚集体和延展的聚合物链结构被保留,聚集体的宽度进一步增加。当甲苯作为溶剂时,聚合物在溶液中则呈现出二维的片状组装体。

利用中子散射表征不同溶液体系中的超分子组装结构

利用中子散射表征不同溶液体系中的超分子组装结构

图2. 利用中子散射表征不同溶液体系中的超分子组装结构:a,分子结构;b,不同原子的X射线和中子散射截面;邻二氯苯溶液(c,d,e),甲苯溶液(c,d,e)与20%甲苯/邻二氯苯溶液(c,d,e)的中子散射与溶液超分子组装结构。

冻干显微方法表征溶液超分子组装结构

冻干显微方法表征溶液超分子组装结构

图3. 冻干显微方法表征溶液超分子组装结构:a,d,g,原子力显微镜;b,e,h,扫描电子显微镜;c,f,i,透射电子显微镜;邻二氯苯溶液(a,b,c),甲苯溶液(d,e,f)与20%甲苯/邻二氯苯溶液(g,h,i)的超分子组装结构。

随后对不同溶剂体系的溶液旋涂法得到的固相薄膜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共轭聚合物的固相形貌会直接继承其溶液中的组装结构特点,特别是在以 ODCB 为主的纯溶剂或混合溶剂中,聚合物所呈现出的刚性的一维聚集体不仅可以作为连接分子使薄膜形成畴区间彼此连接的结晶网络,同时还能保证在快速的旋涂过程中形成高结晶性的固相状态,使得基于该薄膜的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呈现出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以及更低的载流子跳跃过程活化能。该研究结果证明了有机半导体加工过程中化学环境的变化也能导致分子在溶液中和在固相下聚集态行为的变化,最终影响宏观上的载流子迁移性质,为实现高性能共轭聚合物理性分子设计搭建了一条“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溶液相组装结构—薄膜微观结构—功能器件性能”的桥梁。

该研究工作发表在材料与工程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生郑雨晴

该论文作者为:Yu-Qing Zheng, Ze-Fan Yao, Ting Lei, Jin-Hu Dou, Chi-Yuan Yang, Lin Zou, Xiangyi Meng, Wei Ma, Jie-Yu Wang, Jian Pei
Unraveling the Solution-Stat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 of Donor–Acceptor Polymer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olid-State Morphology and Charge-Transport Properties
Adv. Mater., 2017, 29, 1701072, DOI:10.1002/adma.20170107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9

帖子

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5
发表于 2018-5-22 08: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5月17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应邀来访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上午,裴坚教授做了题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聚集态微观结构研究”的学术报告,裴教授的精彩报告引发了在座师生的热烈讨论,受到了在座师生的广泛赞誉。
  

裴坚

裴坚
报告会后,裴教授与我院几位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首先,刘庄教授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随后,樊健教授、揭建胜教授、唐建新教授、蒋佐权副教授和黄丽珍副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工作。裴教授对我院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对几位教授的研究工作表现出浓厚兴趣并给予了中肯建议。
下午,王穗东教授就我院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几年来的建设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做了介绍。裴教授高度评价了我院专业建设情况及取得的突出成绩,针对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管理等具体建设工作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裴坚教授简介:
裴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新加坡陈嘉庚青年科学家奖银奖”;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获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11年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1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2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应邀担任高分子半导体领域最重要会议-合成金属国际大会的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国际学术期刊Chem. Asian J.的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Asian J. Org. Chem.的Editorial Board Chair等。迄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30多篇,他人引用率9500次以上,H因子为58。研究兴趣及领域包括:有机电子学材料及器件(包括: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光波导器件等);超分子化学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135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3
发表于 2018-6-24 07: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裴坚教授:很多老师在教学生走捷径,可悲

北大教授如何看待教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又接受了怎样的教育?他们的人生有过怎样的际遇?今天刊发北京大学教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裴坚的口述,读者可以其中找到答案。

口述人简介:
裴坚,博士、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主管本科生教学的副院长,从事有机化学、功能发光分子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我的求学经历
我是1985年从浙江来到北大的。当年我们报考大学时,对专业没有什么概念,学化学还是学经济,很多高三学子都是一头雾水。我之所以报考化学,是因为我读高中时觉得化学还比较有趣。

我考入北京大学的时候,老师们大多还住在北大南门边的筒子楼里,只能放一张床一摞书,狭小的房间成为师生们讨论问题的空间。大三的春季学期,我跟着中文系的女朋友第一次采访了钱理群老师。从鲁迅谈到时事,从求学经历谈到对学生的期待,师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一开始便是几个小时。具体内容我已经记得不太真切,但那种师生间的氛围让我感到:这才是北大!那之后,我常去钱先生的宿舍聊天。在钱先生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或坐在床上,或坐在板凳上,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师生老少一起侃天侃地。

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好学的人,我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性情和喜好来做事。这也是为什么我大学的时候一直对小说爱不释手。我的成绩在班里也就属于中等水平,但我从来不会为考90分还是85分而受苦,对于未来也很少自己主动规划些什么。不像现在的学生每天给自己安排得很充实,而且很有计划,比如这一步要做到什么,那一步又要做到什么。我是一个行动上比较偏向自由的人,走哪儿看哪儿的那类。

我不愿意考英语,那时候我们出国都要考托福啦、雅思啦、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啦,我也买过单词书,但是背了五页之后就感到难以忍受。我认为这种东西没有太大意思,所以我就按部就班地在北大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读完博之后我才出国。当时其实也可以留在北大,但我觉得应该出去走走,于是就选择了去新加坡。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了两年博士后,这个博士后是联合培养项目。当时又正好有机会去美国,我就留美一年半,之后又回到新加坡待了一年半,2001年4月才回到北大。

我到国外之后才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别人的整体水平很高,我这才感到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有时候会觉得,别人也是博士刚毕业,彼此年龄也相仿,但自己的水平实在是不能和人家相媲美。于是特别有羞耻感,而这种羞耻感迫使我努力学习。而且,在国外读博后,不努力的话,人家随时可以炒你鱿鱼。如果真被炒鱿鱼就完了,博士后的工资也就拿不到了,当时足足有两万美金。后来决定回国倒不是因为在新加坡不好留。事实上,申请新加坡绿卡还是很容易的,我们学校好多人那时候都成了新加坡永久居民。我回来是因为我的妻子不喜欢新加坡。她觉得新加坡国家比较小,且比较“封闭”——新加坡的整体控制水平比较高。所以,她住了不到两年就回国了。我们不能长期分居两地,所以就有了回国的打算。

我的教学理念
2001年,我就回国到北大化学院工作。那时林建华担任院长,化学院的整体氛围是非常不错的。化学院在1995年之后,就进行了重新建设和构建。我能明显感受到化学院整体氛围的变化。

具体说来就是,研究意向不会受到太多的干涉,这样就拥有研究的自由,做研究的创造力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另外就是,整个工作环境氛围很好。老师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相互妒忌、相互鄙视的关系,大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内部竞争,而是国际竞争。这一点来得非常重要。任何单位和任何小的团体,大家的竞争不是内部的竞争,而是与外部的竞争。单位、团体的整体水平比同行高,才能显现出你的单位或团体有旺盛的生命力。事实上,北大化学院这些年一直在持续发展,始终有这样一个环境氛围保证大家顺利地进行研究。

就像我平时和学生说的,任何竞争都不是你的内部竞争,而是外部竞争。真正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比外面的学术水平更高?如果只是把自己人掐灭,那就是矬子里面拔将军,这有什么意思呢?

现在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化学,原因是感觉这门学科没有多大的用途。最关键的是,化学学起来真心太累了。如果是做化学方面的研究,那就更加艰难,因为这个领域很难出成果。就算好不容易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个奖项也不一定是颁发给纯做化学的人,说不定会颁给跨界的学者,也就是理科综合奖。

数据表明,目前学习化学的人越来越少。在学科交叉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不过,这一点更多是由化学这门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化学这门学科的成果需要不断被别人验证,也就是说你的任何一个成果都需要别人证明其正误。如果你做出的成果还没有被别人验证,那么你是不敢说大话的。你需要被别人承认,这是化学的学科特点。所以,学习化学的人往往相对理智。

社会对每个人基本是公平的。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你就会得到足够的回报。如果你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付出足够的努力,你肯定会做好。学会怎样与人交流,是大学里非常重要的一课。不仅要善于跟同龄人交流,也要学会跟师长交流,这会让你的人生成长得更快。

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舍即是得。我们总是会发现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总想去补充、去弥补自己所谓的弱点。但是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都有点缺陷,一个人如果试图让自己表现得十全十美,就会越来越虚伪。所以还是活得真实一点,能正视自己的弱点就比较好,也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中国汉字很讲究,舍得——“舍”掉以后你才能“得”,不是“得舍”,是“舍得”,先舍后得。

以中国目前的情况,本科教学本身算得上是良心活,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没有显示度。显示度的意思是,比如你本科在北大读书,许多年后你成才了,人们说你是北大培养的,而不是北大的具体某一位老师培养的,但是研究生就不同,研究生贴的是导师而不是学校的标签。所以这个显示度就是你做了教学工作,培养了学生,但最终学生的成才并不打上你的标签。

哪怕最终这个学生得了诺奖,当了国家主席、总书记,他也不能说是北大某一位老师培养的,只能说他是北大培养的。更要紧的是,本科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力又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研究生教育或博士生教育,想要看见成果还是比较快的,比如不到几年,学生拿到“长江学者”了或者相关的学术荣誉了,他所贴着的标签上一定有他导师的姓名。相形之下,本科教育是个不折不扣的良心活。

良心活就是对教师自身的道德形成约束力。我比较强调这一点,你愿意做的事你就必须要做好;如果你不愿意做,你完全可以离开。例如,本科教学这件事你真心愿意付出,你就必须努力做到最好。因为北大的学生非常聪慧,你敷衍这些学生根本就行不通,而且学生这么优秀聪明,你怎么忍心敷衍了事?所以有时候我也很困惑,为什么很多老师都不愿意认真上课。其实,所谓“言传身教”,当老师们在想办法欺骗学生的时候,学生也就学会了糊弄别人,这就是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的学生来北大学习,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我每次在自己的课堂上都会和学生讲,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印在教材里的东西都已经过时了。学生听过老师的讲解之后,能够学会翻书,能找到知识点所在就可以了。课堂上我们要学习的,首先是做人,如何做人,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其次是学会思考,遇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很重要。思维的能力比单纯地吸取知识来得更为重要,不是么?不过大前提在于首先要教导学生成为一个正派的人。我曾说,聪明人成为坏人的比例往往高于笨人成为坏人的比例。因为笨人做坏事,方法比较直接,容易识别出来。而聪明人做坏事,经常比较隐蔽,他骗笨人的方法也比较聪明,可以诱使更多的笨人去做坏事,而这就造成更大的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我并不认为我们这些老师一定要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这不是最关键的。

事实上,大学学到的这些知识又能派得上多大用场?

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教育的最高目标绝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导学生成为一个真诚而正派的人。本科生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这一点。毕竟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加以掌握的。可是如果老师没能把学生带上做人的正轨,这将不仅仅是一件抱憾终生的事情。

老师日常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很多次,我在与学生开座谈会的过程中就说,当年我愿意回到北大任教(我夫人也是北大的,在中文系,当年也是非回北大不可的),与北大在20世纪80年代的校园氛围是分不开的。那时校园里面,老师总会去教导学生如何做正派的人,如何保持正直的心。对于一些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事情,作为学生你应该直言不讳。

感觉现在老师们几乎都在给学生传授如何获取更多的资源,怎么样走捷径,让自己获取更多。比如:一个形象的描绘,说是“弯道超车”。但是在你弯道超车的过程中,你会给更多的人带来危险。赛车是有弯道超车的情况,但是作为赛车手,更重要的是超车后才能在直道上比拼速度。弯道超车你需要考虑安全,不能给自己和对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所以老师们很多时候并没有教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心意,合理而正规地把事情做好。相反,有些时候老师传授给学生的是如何利用各种方式让自己获得最大利益。这是很可悲的。

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曾讲到,我们不要埋怨学生过于功利——我们的老师动辄就批评学生,说这帮学生太功利,要分数,要这个、那个的。其实我们自己回想一下,我们就不功利么?是老师的功利,才会导致学生的功利。是我们大人教会了孩子功利。

所以大学里面的教学不是说要培养学生,学生是培养不出来的,我们要完成的是引导。现在我们常常谈到培养体系,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理想中的人才。我个人认为这种观念有失正确。

这十年之中,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我很清楚地知道每个学生在想什么,他们有何需要,以及我怎么做才能够帮助他们。也就是说,去懂学生,而不是简单地制定规章制度。作为一名老师,你在学生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需要知道怎样去帮助学生们。一个例子是,我在开学典礼的时候会给每位学生家长留手机号,这样他们有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我。

我刚开始接手本科生教学事务时,觉得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这么多问题,当我把家长请来一看就知道,孩子就是家长的翻版。很多孩子有问题,归根结底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就像学校里学生有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老师的问题。作为老师,如果你过于盯着自己眼前的利益,你自身将是非常堕落的。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老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做一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你要去夸夸其谈些什么,而是尽你所能地去帮助到这个学生。如果你不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一味地指责社会,你觉得有多大意义?

这个岗位带给我的收获还在于,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讲话的方式,以及处世的方式。我也会考虑一些后效方面的问题。但是,你的身段是没有办法放软的,你的腰该怎么直还得是怎么直的。你弯是弯不下去的,除非你驼背。所以说,你不能没有底线,你可以有所妥协,但绝不能突破底线。

我看教学改革
这次北大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现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变化。我们当年,20世纪50年代也好,80年代也好,其实都是重新建设国家的时代,50年代是战后重建,80年代是“文革”后重建,都相当于一切被毁坏之后开始重新建设。那时我们更加需要专业人才,譬如工程师和专业人士。所以那时我们强调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必须学习能够直接派上用场的东西,等到完成四年学业,你就可以到工厂干活,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这时候,你的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非常重要。比如你学化学,必须会各种实验技术,把你送到工厂,你最好能直接上手。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迫切地需要专业人才,能够直接上手,直接操作,最好学出来以后就能派上用场。比如当年我进入大学的时候,人家就觉得这样的学生将来就是走进化工厂的路。

但是现在不应如此,大学的整个学习模式不应该再是这种简单专业性地操作,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应该能够胜任任何行业的工作。所以整个教学理念应该随之变化,不应再去强调一个学生在化学院就必须要学多少化学知识,而是应该让他建立起对一个学科的认识,以及对这个学科到底是怎样的发展思路的一个大体上的了解。

因此,学生一进入大学并不是说一定要学多少课程、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学科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发展规律。但是现在好多人就是不能接受,他们认为,我们好不容易把学生招进来了,为什么不能教给他更多的知识?问题在于,教了这些知识之后,又有多大用处?且不说学生的消化和运用问题,单是对学科整体脉络的把握,我们就往往陷入不得要领的境地。

学生需要知道的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学生在大学里真正应该学会的是,明确他将来发展所需,而且明确现在如何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好铺垫。而且北大的学生都是极其聪明的,你要教给他的不是课上的某个问题,而是说如何解决具体的问题。他如何应对将来在工作中要遇到的具体问题,他必须有一个解决方案,你应该传授给他解决方案是如何设计的。这些,是细枝末节的知识点所无法解决的关键。

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就是重新构建我们的教学模式。因此,此番本科教学改革强调的地方在于,一个学科应该能够提炼出你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最能代表学科发展水平,最能展现整个学科发展脉络的核心课程。

学生们在学习了这些课程之后,就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范围有了掌握,就可以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如果学生对这个专业有兴趣,他可以选择进一步钻研学习,以求掌握更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他可以攻读研究生,甚至将来从事研究工作也未尝不可。

但是如果一个学生,他觉得这个专业的本科知识已经够用了,他愿意做别的事情,那么大学应该为他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利于他学习别的东西。这样才能出现更多复合型人才,他们的知识结构是交叉型的、融合型的。

科学不是永远正确的
科学这个概念,很多人把它宗教化了。什么叫科学?我一直在跟学生谈我的观念:科学本身无所谓对与不对,它强调的是发展,它强调的是后面的人可以否定前面的人。科学不是永远正确的,永远正确的东西是宗教,而且要求永远正确的东西更是邪教。

科学没有强调永远正确,科学强调它的发展。所以从自然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不断有后面的人为前面的人打补丁和做否定,那么也告诉后来的人,告诉他科学是内涵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进来都可以去质疑前人所做的奉献,也可以为前面的人去打补丁,甚至否定前面的人。所以这是科学观。

上化学课也是一样,我不断告诉学生,前面的人哪些是有局限性的,后面的人是怎么去把它补上的。但是现在这部分人的认识不一定是永远没有局限的,而是说也许等你们这帮人再进来的时候,又会发现他的局限性,再给他去打补丁。

所以每一个解释和每一个对理论的定义,都是有它的局限性在里面,都是有条条框框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书写的知识都是对的,这是最关键的,这是科学的。

科学是持续往前走的,而且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是螺旋式的,它不断需要重复。

我和学生说:“你们不要看不起这重复,说这几年怎么又回来了,跟几年前的研究差不多。你一定要弄清楚,这个螺旋是上升过程,再回来跟前面这个点差不多的时候,它比前面要远一点点,要高一点点。”所以科学的发展不是直线向前发展,它是螺旋式的,就跟DNA的分子式一样。每次重复回来的时候,它要比原来水平要高一些。所以,科学本来就没有永远的对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57

帖子

9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3
发表于 2018-11-24 2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6月23日,应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北京大学裴坚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基础有机化学关键问题思考》的学术报告,师生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王喜存教授主持。
    裴坚教授理论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了基础有机化学在目前教学中从在的问题。在系统分析了各种典型反应后,裴教授重点讲授了亲核取代反应,详细分析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反应取向和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特别地,裴坚教授还指出了现行教学中的多种问题,引导师生深入思考,客观分析,不盲从、不唯书。一堂课的讲授在其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的讲授中不知不觉过去,让参加示范课的化学学院的师生们受益匪浅。


裴坚教授简介:
    裴坚,男;1967年12月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1995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器件化研究。在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研究方面,设计合成一系列的高性能明星材料体系、可控调制材料的自组装行为和微观结构以及改进现有的工艺进行器件加工,最终在高效率可产业化的器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迄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30多篇,其中在Nature子刊、JAC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他人引用率9000次以上,H因子为55。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受邀在美国化学会年会、国际材料研究协会年会和国际合成金属大会等国际大会报告30余次,多次担任国际大会或分会主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有6项获得授权,国际专利3项、台湾专利1项,与公司合作授权美国专利2项。论著5本。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0 年获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11年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3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1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应邀担任高分子半导体领域最重要会议-合成金属国际大会的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国际学术期刊Chem. Asian J.的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Asian J. Org. Chem.的Editorial Board Chair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
发表于 2019-3-2 10: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裴坚JACS:可调节能级的有机半导体合金问世
连续带结构调整,例如掺杂不同的原子,是无机半导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然而,这在有机半导体中很难实现。北京大学裴坚联合多家研究机构第一次报道了通过将结构相似的衍生物合金化为单相来微调有机半导体带结构。
通过在主链的不同位置引入卤素原子,获得具有互补的分子内或分子间电荷分布的BDOPV衍生物。为了使库伦引力的相互作用最大化,并使排斥相互作用最小化,它们在单组分或合金单晶中形成反平行的共面堆积,从而产生有效的π轨道重叠。受益于自组装诱导的固态“烯烃复分解”反应,首次观察到三种BDOPV衍生物在一个单晶中共结晶。具有不同能级的分子像无机半导体中的掺杂剂一样起作用。因此,随着卤素原子总数的增加,合金单晶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在-5.94至-6.96 eV范围内单调递减,以及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水平从-4.19降至-4.48 eV。

有机半导体合金

有机半导体合金
Dou J-H, et al. Organic Semiconducting Alloys with Tunable Energy Leve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
DOI: 10.1021/jacs.8b13471
https://doi.org/10.1021/jacs.8b1347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7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19-4-8 11: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化学》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19年3月31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中国化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郑素萍博士,《大学化学》顾问高松院士、周其林院士、郭子建院士、华彤文教授、段连运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玉国教授、副院长彭海琳教授,副院长、新任主编王颖霞教授,编委及编辑部工作人员共计62人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时任《大学化学》主编裴坚教授主持。首先由《大学化学》顾问、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院士致辞。他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未来的大学化学教育更应该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热爱并愿意投身化学行业,为我国的化学学术研究、化工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化学教育的目的还包括普及化学知识,使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化学世界,理解化学从业者工作的意义。接下来由前主编华彤文教授、段连运教授,顾问周其林院士、郭子建院士,郑素萍博士和马玉国教授分别致辞。随后裴坚教授宣读了《大学化学》第五届编委会获奖委员名单并请嘉宾上台为获奖委员颁奖。之后举行了《大学化学》第六届编委会聘任仪式,由马玉国教授为新任主编王颖霞教授颁发聘书,郑素萍博士、彭海琳教授、王颖霞教授先后为顾问、副主编和编委们颁发了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

帖子

4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3
发表于 2019-9-11 09: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第三十五个教师节前夕,校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安钰峰及其他校工会领导等一行五人到化学学院慰问了荣获2019年度首都劳动奖章裴坚教授,院党委书记马玉国参加了慰问活动。
   在化学楼B229,安钰峰主席为裴坚教授颁发了奖章和证书并热烈祝贺他获得此荣誉。座谈会上,裴坚教授诚挚感谢北京大学及化学学院对他工作的认可,感谢北京市总工会的表彰,马玉国书记简要汇报了新化学楼E区的建设进展及院党委、院工会的近期工作,安钰峰书记介绍了学校有关学生工作、文体活动和离退休教职工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张宝岭、副主席丁伟忠和张晓萌、文体部长张宇、化学学院工会主席杜福胜、生活委员王能东陪同参与了慰问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47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4
发表于 2019-9-26 09: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题目:共轭高分子溶液中的聚集态微观结构研究
报 告 人:裴坚教授 北京大学
时  间:2019年9月29日(星期天)上午10:30
地   点:武汉大学化南423


个人简介:
裴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12月生。1985年-199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化学专业,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199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1998年在新加坡材料与工程研究院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有机光电材料。1998年-200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有机固体和高分子研究所,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lan J. Heeger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有机光电材料。2000年-2001年在新加坡材料与工程研究院,任副研究员。2001年-2005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副教授。2005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教授。1999年获“新加坡陈嘉庚青年科学家奖银奖”;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获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11年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1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2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应邀担任高分子半导体领域最重要会议-合成金属国际大会的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国际学术期刊Chem. Asian J.的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Asian J. Org. Chem.的Editorial Board Chair等。
迄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40多篇,他人引用率10000次以上,H因子为60。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受邀在美国化学会年会、国际材料研究协会年会和国际合成金属大会等国际大会报告30余次,多次担任国际大会或分会主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有6项获得授权,国际专利3项、台湾专利1项,与公司合作授权美国专利2项。论著5本。研究兴趣及领域包括:有机电子学材料及器件(包括: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光波导器件等);超分子化学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255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发表于 2022-12-7 18: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共轭高分子的宏观光电功能与其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微观多级组装结构紧密相关,包括化学结构、构象分布、分子间相互作用、链排列方式、结晶行为、薄膜形貌等结构特点。精准调控分子组装结构对于发展高性能共轭高分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但共轭高分子微观结构具有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使得表征和调控其组装结构极具挑战。共轭高分子微观结构信息的不完整和缺失使得难以构建清晰的“结构−性能”关系。

共轭高分子

共轭高分子
图1. 共轭高分子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多级组装结构与常见表征方法
        针对共轭高分子复杂的多级组装结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通过分子结构设计、高分子溶液与结晶调控等方法实现高分子多级组装结构的精确调控,并首次提出共轭高分子的四级组装结构(高分子学报,2019,50,1-12)。鉴于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裴坚教授近日应邀在高分子领域顶级期刊Prog. Polym. Sci.上发表关于共轭高分子溶液聚集态调控策略的重要综述。
         该综述从共轭高分子链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出发,分析了共轭高分子从溶液到薄膜的形成机制,详细阐述了分子结构、溶剂工程、温度、聚集动力学和分子堆积的重要作用并系统总结了调控共轭高分子的溶液组装结构和结晶行为的方法,阐述了共轭高分子多级组装结构与电荷传输机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溶液聚集态调控策略的重要性。在厘清共轭高分子复杂的多级组装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清晰的“分子结构−组装结构−器件性能”的构效关系,深入理解共轭高分子溶液聚集行为和多级组装结构,可以更加精确地调控高分子薄膜形貌与微观结构,对于高性能共轭高分子及其在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有机热电等功能器件中地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优化策略。
该工作第一作者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姚泽凡,通讯作者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资助与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 ... i/S0079670022001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07:04 , Processed in 0.10524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