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理化所王树涛在用于液滴转移的仿生吸盘研究中取得进展

[复制链接]

70

主题

88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8:34: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实验室研究员王树涛团队提出了结合固液气三相接触线调控和电化学聚合,用于制备可控微米吸盘结构的图案化导电聚合物的普适方法。该研究成果以Controlled Growth of Patterned Conducting Polymer Microsuckers on Superhydrophobic Micropillar-Structured Templates 为题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8, 1800240, DOI:10.1002/adfm.201800240)。
  导电聚合物的形貌对其在信号检测、微型驱动器制备和液滴操纵等方面性能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以往的大多数方法因为其固有的弊端,存在不能精确调控形貌、生长位置以及牺牲模板等缺陷,难以满足实际的应用。因此,王树涛团队提出了一种通过调控固液气三相接触线和电化学聚合,用于制备可控微米吸盘结构的图案化导电聚合物的普适方法。通过调控铂片和微柱阵列模板之间的距离,微柱顶部聚吡咯吸盘的生长方向从朝上(+26 ± 5°)变到朝下(-32 ± 7°),并且聚吡咯吸盘距离微柱顶部的距离也可以随着固液气三相接触线的调节发生改变。研究人员系统地研究了影响聚吡咯吸盘生长的因素,比如电聚合时间、电聚合电流的大小、微柱的形状和大小、导电聚合物的种类。受自然界生物通过毛细液桥作用的湿态粘附现象的启发,该研究制备得到的聚吡咯吸盘可以和液滴形成毛细液桥,并且通过调节聚吡咯吸盘的大小,可以改变对液滴的粘附力,用于液滴的有效转移。
  该论文通讯作者为王树涛和副研究员孟靖盺。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大力支持。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5 03:55 , Processed in 0.08738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