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君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214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0:03: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林君,男,1966 年11 月13 日生,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任,Scientific Reports、 中国稀土学报 (中英文版)和发光学报编委。1989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5 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无机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6-2000 年分别在香港、德国和美国做访问学者及博士后。1997 年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王宽诚奖学金; 2000 年4 月回国工作;2001 年获得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2002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7年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自2000 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纳-微米结构发光材料的控制合成、形态结构和性能调控及其在显示照明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在各种稀土发光材料的形貌控制技术(包括核壳结构球形发光材料合成技术)、发光薄膜及其图案化技术、特色FED发光材料、多功能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和药物控制传递与释放等方面做出了具有原始创新和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曾经/正在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两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一项、重点项目两项以及若干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2009年和2014年分别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均排名第一);2014-2016三次入选“汤森路透全球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录。 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如Chem. Rev.、Chem. Soc. Rev.、Mater. Today、 J. Am. Chem. Soc.、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Chem. Mater.等上面发表学术论文600 余篇,截止目前这些论文共被他人引用31000余次 (H指数= 103);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应邀参加和参与组织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做邀请报告80余次。



简历:
姓    名:林君        
性    别:男
职    务: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职    称:研究员
通讯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邮政编码:130022        
电子邮件:jlin@ciac.jl.cn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稀土发光材料
获奖及荣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JSPS(日本学术振兴会)奖学金
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
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王宽诚奖学金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全高清和敏感功能的场发射平板显示器的关键纳米材料、微纳结构研制及器件物理探索 (纳米科学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型荧光材料) 新型环境友好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探索(NSF, 面) 长春应化所三期创新基金(林君) 长春应化所三期创新基金 (连洪洲) 新型场发射平板显示和微显示的基础研究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 973-场发射高效低压荧光粉研究) 钙钛矿型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材料的分子剪裁与组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核/壳结构球形发光材料的研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代表论著:
        1 Jun Yang, Cuimiao Zhang, Chong Peng, Chunxia Li, Lili Wang, Ruitao Chai, Jun Lin*, Controllable Red, Green, Blue (RGB) and Bright Whit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Lu2O3:Yb3+/Er3+/Tm3+ Nanocrystals via Single Laser Excitation of 980 nm, Chem. Eur. J., 2009, 15(18), 4649 – 4655. 2 Piaoping Yang, Lanlan Lu, Zewei Quan, Shanshan Huang, and Jun Lin*, Luminescence functionalization of mesoporous silica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as drug delivery systems, Biomaterials, 2008, 29(6), 692-702. 3 Cuikun Lin, Yinyan Li, Min Yu, Piaoping Yang, Jun Lin*, A Facil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disperse and Spherical Pigment Particl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Adv. Funct. Mater., 2007, 17(9), 1459–1465. 4 Z. L. Wang, Z. W. Quan, P. Y. Jia, C. K. Lin, Y. Luo, Y. Chen, J. Fang, W. Zhou, C. J. O'Connor, J. Lin*, A Facile 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Redispersible CeF3, CeF3:Tb3+ and CeF3:Tb3+/LaF3(Core/Shell) Nanoparticles, Chem. Mater., 2006, 18(8), 2030-2037. 5 M. Yu, J. Lin*, J. Y. Fang, Silica Spheres Coated with YVO4:Eu3+ Layers via Sol-Gel Process: A Simple Method to Obtain Spherical Core-Shell Phosphors, Chem. Mater., 2005, 17(7), 1783 - 1791.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4

帖子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沙发
发表于 2018-11-6 09:11:21 | 只看该作者

林君/马平安团队AM:超大介孔硅+上转换=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



研究亮点:
1. 超大介孔结构显著提高了光敏剂和抗原的担载效率。
2. 实现了硅基佐剂和近红外光响应的光动力治疗协同增强的免疫治疗。
研究背景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其本征能力对抗肿瘤的一种治疗模式,近年来临床上的巨大成功使免疫治疗受到了极大关注和重视。免疫佐剂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生剂,具有抗原传递和免疫增强的作用。因此,设计新型的多功能的免疫佐剂应用于癌症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有的免疫佐剂依然存在低的细胞摄取率,较差的细胞相容性、过大的粒子尺寸、单一的功能和较差的治疗效率等问题。
成果简介
有鉴于此,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林君课题组制备了超大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上转换纳米粒子作为多功能的免疫佐剂,该佐剂显著提高了光敏剂和抗原的担载量。细胞和活体动物实验显示该佐剂表现出良好的光动力和免疫协同治疗的效果。

图1 UCMSs-MC540-TF纳米疫苗的构建及肿瘤的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的示意图
材料制备、表征及疗效评估
研究人员通过在溶胶-凝胶反应中引入均三甲苯作为扩孔剂,成功合成了尺寸小于100 nm且均一的超大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NaYF4:Yb3+,Er3+上转换纳米粒子。与传统的介孔二氧化硅相比,这种超大介孔的结构极大提高了光敏剂MC540、卵清白蛋白OVA和肿瘤细胞碎片TF的负载效率,分别达到12.28 wt%,37.0 wt%和39.7 wt%。
作者进一步研究担载了光敏剂和抗原后的纳米佐剂在Balb/c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反应,结果表明,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组表现出最强的Th1和Th2免疫应答反应,及最高的CD4+, CD8+、效应记忆T细胞表达。这是因为在980 nm近红外光照射下,佐剂内部的上转换纳米粒子将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可见光激发光敏剂产生ROS杀死癌细胞。同时产生的细胞碎片同样作为抗原引起小鼠的免疫应答反应。
另一方面,和纯的抗原相比,硅基佐剂担载的抗原更容易进入细胞,从而实现了光动力和硅基佐剂协同增强的免疫反应。进一步的体内抑瘤结果表明,和单一的光动力治疗和免疫治疗组相比,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存活周期。
小结
作者成功制备了一种多功能的免疫佐剂大孔介孔硅包覆的上转换纳米粒子,并应用于肿瘤的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这种多功能的硅基佐剂的构建对开发先进纳米疫苗传递体系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DingB, Shao S, Yu C, et al. Large-Pore Mesoporous Silica Coated UpconversionNanoparticles as Multifunctional Immunoadjuvants with Ultrahigh Photosensitizerand Antigen Loading Efficiency for Improved Cancer Photodynamic-Immunotherapy[J].Advanced Materials, 2018.
DOI:10.1002/adma.201802479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24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
板凳
发表于 2019-3-2 10:08:03 | 只看该作者
长春应化所林君AM:通过Cs2GeF6双钙钛矿的表面转化成CsPbX3量子点
林君等人报道了通过Cs2GeF6双钙钛矿与PbX2的表面化学转化,外延合成CsPbX3钙钛矿量子点(QD)。结果表明,Cs2GeF6双钙钛矿表面部分转化为CsPbX3钙钛矿QDs,形成CsPbX3/Cs2GeF6杂化结构。理论计算表明,CsPbBr3转换在Cs2GeF6边缘通过多个PbBr64-层进行连续生长。并可以获得发光和色可调的CsPbX3 QD,并且由于锚定效应这些产物具有高稳定性。此外,通过将红色发光的Cs2GeF6:Mn4+部分地转换为绿色发光CsPbBr3,可以将CsPbBr3 / Cs2GeF6:Mn4+杂化物用作蓝色LED芯片上的低铅杂化钙钛矿磷光体以产生白光。
Wei Y, et al. Epitaxial Growth of CsPbX3 (X = Cl, Br, I)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via Surface Chemical Conversion of Cs2GeF6 Double Perovskites: 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Formation of Leadless Hybrid Perovskite Phosphors with Enhanced Stability. Advanced Materials, 2019.
DOI: 10.1002/adma.201807592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75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46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地板
发表于 2019-10-31 17:23:17 | 只看该作者
2019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在发光二极管方面的应用
批准号        51932009       
学科分类        发光及显示材料 ( E020702 )
项目负责人        林君       
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资助金额        300.00万元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研究期限        2020 年 01 月 01 日 至2024 年 12 月 31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8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5#
发表于 2019-11-11 09:06:20 | 只看该作者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林君研究员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杨飘萍教授(共同通讯作者)联合报道了一种不依赖氧含量的自由基生成纳米体系(CuFeSe2-AIPH@BSA),在两个近红外(NIR)区域都具有双峰吸收,并将其用于成像引导的协同治疗。这种特殊的吸收峰使得该纳米体系具有很高的光热转换效率,并且在NIR(I和II)区都具有良好的匹配光活性。在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的热量可促使AIPH释放并分解,接着产生自由基杀死癌细胞。此外,通过对比研究发现,NIR-II区的治疗功效优于NIR-I区,因为NIR-II区有更深的组织穿透能力和更高的最大允许照射量。在NIR-II区光照射后的热疗效应和产生的有毒自由基引发在低氧微环境中的癌细胞凋亡/死亡。总之,CuFeSe2-AIPH@BSA的高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抗癌效果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在缺氧环境中的纳米体系,可通过全身给药进行影像引导和NIR-II区介导的协同治疗。研究成果以题为“Hyperthermia and Controllable Free Radicals Co-Enhanced Synergistic Therapy in Hypoxia Enabled by Near-Infrared-II Light Irradiation”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6#
发表于 2020-8-2 22:0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wcha333 于 2020-9-11 21:07 编辑

真是青出于二線財務蓝,而胜于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22:41 , Processed in 0.09405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