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1|回复: 3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洪杰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214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发表于 2017-9-29 09: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洪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9月22日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市,籍贯吉林长春。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获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9年及1993年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4年12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姓    名:张洪杰        
性    别:
职    务: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职    称:研究员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邮政编码:130022        
电子邮件:hongjie@ciac.ac.cn        
简历:        
男,1953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7年度),973副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化学科学部评审专家。1978年2月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1982年2月考取苏锵院士研究生,1985年2月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9月赴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3年10月获固体化学、材料科学博士学位后回所工作。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新型稀土材料的研究,以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为研究重点,致力于解决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了材料制备的新方法和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获奖及荣誉:
  1.  199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  1998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3.  1998年12月获吉林省第五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4.  2002年1月获吉林省第二批省管专家称号
  5.  2005、2008年获吉林省高级专家称号
  6.  2006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
  7.  2011年获吉林省资深专家
  8.  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9.  2007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础类,排名第一)
  10. 2011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应用类,排名第二)
  11. 2001年11月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12. 1999年10月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二)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国家973计划、科技部86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代表论著:
  一、主要文章
  1.        Feng, J.; Zhang, H. J.*, Hybrid materials based on lanthanide organic complexes: a review, Chem. Soc. Rev. 2013, 42 (1), 387-410.
  2.        Shi, W. D.; Song, S. Y.; Zhang, H. J.*, Hydrothermal synthetic strategies of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nanostructures, Chem. Soc. Rev. 2013, 42, 5714-5743.
  3.        Shi, W. D.; Yu, J. B.; Wang, H. S.; Zhang, H. J.*,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line antimony telluride nanobelts. J. Am. Chem. Soc., 2006, 128 (51) 16490-16491.
  4.        Wang, X.; Liu, D. P.; Song, S. Y.; Zhang, H. J.*, Pt@CeO2 Multicore@Shell Self-Assembled Nanospheres: Clean Synthesis,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Catalytic Applications. J. Am. Chem. Soc., 2013, DOI: 10.1021/ja4069134.
  5.        Bi, Y. F.; Wang, X. T.; Liao, W. P.*; Wang, X. F.; Wang, X. W.; Zhang, H. J.*; Gao, S.*, A {Co-32} Nanosphere Supported by p-tert-Butylthiacalix[4]arene. J. Am. Chem. Soc., 2009, 131 (33), 11650-11651.
  6.        Xu, G. H.; Zhang, X. G.; Guo, P.; Pan, C. L.; Zhang, H. J.*; Wang, C.*, Mn-II-based MIL-53 Analogues: Synthesis Using Neutral Bridging mu(2)-Ligands and Application in Liquid-Phase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of C6-C8 Aromatics. J. Am. Chem. Soc., 2010, 132 (11), 3656-3657.
  7.        Guo, Y. N.; Xu, G. F.; Gamez, P.; Zhao, L.; Lin, S. Y.; Deng, R. P.; Tang, J. K.*; Zhang, H. J.*, Two-Step Relaxation in a Linear Tetranuclear Dysprosium(III) Aggregate Showing Single-Molecule Magnet Behavior. J. Am. Chem. Soc., 2010, 132 (25), 8538-8539.
  8.        Leng, M.; Liu, M. Z.; Zhang Y. B.; Wang Z. Q.; Yu, C.; Yang X. G.; Zhang, H. J.*; Wang, C.*, Polyhedral 50-Facet Cu2O Microcrystals Partially Enclosed by {311} High-Index Planes: Synthesis and Enhanced Catalytic CO Oxidation Activity. J. Am. Chem. Soc., 2010, 132 (48), 17084-17087.
  9.        Guo, Y. N.; Xu, G. F.; Wernsdorfer, W.; Ungur, L.; Guo, Y.; Tang, J. K.*; Zhang, H. J.*; Chibotaru, L. F.*; Powell, A. K., Strong Axiality and Ising Exchange Interaction Suppress Zero-Field Tunneling of Magnetization of an Asymmetric Dy-2 Single-Molecule Magnet. J. Am. Chem. Soc., 2011, 133 (31), 11948-11951.
  10.        Song, G. Y.; Su, Y.; Periana, R. A.; Crabtree, R. H.; Han, K.*; Zhang, H. J.*; Li, X. W.*, Anion-Exchange-Triggered 1,3-Shift of an NH Proton to Iridium in Protic N-Heterocyclic Carbenes: Hydrogen-Bonding and Ion-Pairing Effects. Angew. Chem. Int. Edit., 2010, 49 (5), 912-917.
  二、著作
  1.史启祯、韩万书、陈 荣、张洪杰 (共同主编),《物理无机化学进展与前瞻》,陕西科技出版社,2000,西安。
  2. 唐定骧、刘余九、张洪杰、孟健(共同主编),《稀土金属材料》,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北京,“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93

帖子

10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1
发表于 2018-5-20 08: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题目:    稀士发光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      
报 告 人:    张洪杰 院士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开始时间:    5月21日(周一)上午10:30   
报告地点:    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四楼207


张洪杰院士简介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9月22日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市,籍贯吉林长春。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获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9年及1993年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4年12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张洪杰院士长期从事稀土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发展了快速溶胶-凝胶制备新方法,解决了稀土杂化发光材料稳定性差的难题, 获得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稀土杂化发光材料;系统研究了稀土离子发射强度、能量传递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解决了稀土发光材料温敏涂层全表面精确测量和快速获得模型表面热流分布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制备出一系列超高声速飞行器风洞测温的稀土发光材料;探索了稀土离子对交流LED发光的影响机制,从源头上解决了交流LED频闪的难题;获得了交流LED稀土荧光粉和器件制备的专利技术,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系统地研究了稀土镁合金相结构和相图与性能的关系,发明了下沉阴极电解法,制备了系列稀土镁中间合金;突破了大尺寸无缝挤压新工艺,满足了国家的重大需求。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93

帖子

10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1
发表于 2018-5-20 09: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春应化所张洪杰院士ACS Nano: “一体化”纳米活性剂——增强活性氧生成和调节肿瘤微环境能有效的消灭肿瘤



活性氧(ROS),包括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和单线态氧(O2.),它们可以诱导细胞坏死或凋亡,因此被视为一种良好的癌症治疗试剂。光动力治疗(PDT)作为一种ROS介导的癌症治疗方法,相比于其他常规治疗方法有许多优点,例如侵袭性小、副作用低、选择性高等。然而,由于传统的有机光敏剂的稳定性、溶解性、负载能力较差,以及较早地从载体上释放,PDT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最近,一些半导体和光催化剂因具有高的光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广泛的光响应范围(从紫外光到可见光)等优点被认为可以作为有机光敏剂潜在的替代者。但是,PDT在本质上是严重依赖于O2,而肿瘤微环境(TME)是乏氧的,如何提高氧气含量,改善PDT的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CFNs的合成过程和治疗机制示意图

CFNs的合成过程和治疗机制示意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的张洪杰院士、王樱蕙副研究员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刘建华副主任医师等报道了生物相容性的铁酸铜团簇(CFNs),其可以在650 nm激光照射下通过直接电子转移和光增强的Fenton反应增强ROS的产生,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具有较好光热效果,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以消融小鼠的肿瘤。更为重要的是,CFNs可以利用Fenton反应产生氧气生成并消耗谷胱甘肽(GSH),从而减轻肿瘤的乏氧和抗氧化能力,实现光增强的CDT和PDT。CFNs具有高的横向弛豫率(468.06 mM-1s-1)使得其可以作为出色的MRI造影剂。这一系列的性能使得这种“一体化”纳米试剂具有PDT、光增强的CDT、光热疗法和MRI成像、以及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功能,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潜力。研究成果以题为“All-in-One Theranostic Nanoagent with Enhanc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ion and Modulating Tumor Eradication”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1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5
发表于 2020-5-11 17: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Ni, Ru掺杂CePO4纳米材料的合成与仿酶性质

Synthesis and Enzymatic Activity of Ni, Ru Co-doped CePO4 Nanomaterials




张洪杰等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Ni, Ru掺杂CePO4纳米粒子(NiRu-CePO4). 结合纳米粒子的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谱(EDX)的表征结果发现, NiRu-CePO4符合六方相磷酸铈, 纳米粒子长轴尺寸约为20 nm, Ni和Ru均匀分布于纳米CePO4中; 样品的BET表面积高达178.4 m2/g, ζ电势为-18.2 mV. 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作为电子供体和显色剂, 通过分光光度法监测652 nm处的吸光度值对产物浓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NiRu-CePO4催化剂在宽泛的pH范围内表现出类过氧化物酶和类氧化酶活性. 对催化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 发现样品形貌、 元素分散性和表面Ce的价态均未显著变化, 表明NiRu-CePO4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链接本文: http://www.cjcu.jlu.edu.cn/CN/10.7503/cjcu20200119
               http://www.cjcu.jlu.edu.cn/CN/Y2020/V41/I5/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9 03:46 , Processed in 0.148032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