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5|回复: 5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丁奎岭

[复制链接]

360

主题

392

帖子

5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4
发表于 2017-9-28 14: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丁奎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90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12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担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负责人。2008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011年获上海市科技精英及Eli Lilly Scientific Excellence Award in Chemistry、2014年获中国化学会 “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及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奖”、2015年获日本国际有机化学基金会(IOCF)吉田奖(Yoshida Prize)、2016年获Humboldt Research Award。

丁奎岭

丁奎岭
姓 名:丁奎岭        
性 别:
职 称:研究员        
学 历:博士研究生
电 话:021-54925146        
传 真:021-64166128
电子邮件:kding@sioc.ac.cn        
个人主页:
通讯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200032        
简历:
教育经历:
1987.9-1990.10 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导师:吴养洁 院士);
1985.9-1987.7 郑州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吴养洁 院士);
1981.9-1985.7 郑州大学化学系,学士。
工作经历:
1998.12-现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2003.8-2003.11:日本名古屋大学访问教授;
1995.12-1998.11: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其中1997.9—1998.9:日本东京工业大学UNESCO研究员);
1992.11-1995.11:郑州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其中1993.9—1994.9:日本龙谷大学理工学部博士后);
1990.10-1992.10:郑州大学化学系讲师。
研究方向:
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组合不对称催化,手性催化剂负载化新方法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绿色转化
专家类别:院士
职务:现任所长、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获奖及荣誉:
2012年: 上海市优秀院所长奖
2011年: 第八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11年: 第十二届上海市科技精英
2011年: Eli Lilly Scientific Excellence Award in Chemistry
2009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8年: 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6年: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奖
2006年: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庄长恭奖
2006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
2004年: 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2002年: 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代表论著:
Liu, X.; Han, Z.; Wang, Z.;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in the press.
Wang, X.; Guo, P.; Wang,X.; Meng, F.; Wang, Z.; Ding, K.* J. Am. Chem. Soc. 2014, 136, in the press.
Dong, K.; Li, Y.; Wang, Z.;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14191–14195.
Zhang, P.; Han, Z.; Wang, Z.;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11054-11058.
Li, Y.; Dong, K.; Wang, Z.;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6748-6752.
Han, Z.; Rong, L.; Wu, J.; Wang, Z.;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13041–13045.(VIP).
Wang, X.; Meng, F.; Wang, Y.; Han, Z.; Chen, Y.-J.; Liu, L.*; Wang, Z.*;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9276-9282.
Dong, K.; Wang, Z.; Ding, K.*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2474−12477.
Wang, X.; Han, Z.; Wang, Z.*;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936-940. (highlighted by Angew Chem).
Li, J.; Chen, G.; Wang, Z.; Zhang, R.; Zhang, X.; Ding, K.* Chem. Sci. 2011, 2, 1141-1144.
Zhang, J.; Li, Y.; Wang, Z.;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11743-11747.
Zhang, Z.; Wang, Z.; Zhang, R.;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6746-6750. (VIP).
Yu, L.; Wang, Z.; Wu, J.; Tu, S.;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3627-3630.
Han, Z.; Wang, Z.; Zhang, X.;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5345-5349.
Xu, S.; Wang, Z.; Zhang, X.; Zhang, X.; Ding, K.* Angew Chem.Int. Ed. 2008, 47, 2840-2843.
Bao, H.; Zhou, J.; Wang, Z.*; Guo, Y.; You, T.; Ding, K.* J. Am. Chem. Soc. 2008, 130, 10116-10127.
Liu, Y.; Sandoval, C. A.; Yamaguchi, Y.; Zhang, X.; Wang, Z.; Kato, K.; Ding, K.* J. Am.Chem. Soc. 2006, 128, 14212 - 14213.
Shi, L.; Wang, X.; Sandoval, C. A.; Li, M.; Qi, Q.; Li, Z.;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4108-4112.(Hot paper).
Liu, Y.; Ding, K.*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0488-10499.
Wang, X.; Shi, L.; Li, M.;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6362-6366.
Liang, Y.; Jing,Q.; Li, X.; Shi, L.; Ding, K.* J. Am. Chem. Soc. 2005, 127, 7694-7695.
Wang, X. ; Ding, K.* J. Am. Chem. Soc. 2004, 126, 10524-10525.
Yuan, Y.; Zhang, X.;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5478-5480. (Hot paper).
Long, J.; Hu, J.; Shen, X.; Ji, B.; Ding, K.* J. Am. Chem. Soc. 2002, 124, 10-11.
Yuan, Y.; Li, X.; Sun, J.; Ding, K.* J. Am. Chem. Soc. 2002, 124, 14866-14867.
Long, J.;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01, 40, 544-547.
Zhao, B.; Han, Z.;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4744–4788. (Review).
Huang, S.-X. and Ding, K.*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7734–7736. (highlight).
Wang, Z.; Chen, G.; Ding, K*. Chem. Rev. 2009, 109, 322-359.(Review).
Ding, K. Chem. Commun. 2008, 909 - 921. (Feature article).
Ding, K.*; Wang, Z.; Wang, X.; Liang, Y.; Wang, X. Chem. Eur. J. 2006, 12, 5188-5197. (Concept).
Ding, K.*; Du, H.; Yuan, Y.; J. Long, Chem. Eur. J. 2004, 10, 2872-2884. (Concept).
Organic Chemistry-Breakthroughs and Perspectives,Eds. Kuiling Ding and Li-Xin Dai, Wiley-VCH, Weinheim, 2012.
Handbook of Asymmetric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Eds. Kuiling Ding and Yasuhiro Uozumi, Wiley-VCH, Weinheim, 2008.
Asymmetric Catalysis: New Concepts and Methods, Eds. Kuiling Ding and Qinghua Fan,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Beijing, 200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28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发表于 2018-7-11 09: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座时间:2018年5月13日
讲座地点:浙江工业大学邵科馆二楼国际会议厅
主  持:佘远斌教授、贾义霞教授
讲座:基于协同效应的不对称催化合成
主讲人:丁奎岭院士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时  间:10:00-11:00


丁奎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90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12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担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负责人。2008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011年获上海市科技精英及Eli Lilly Scientific Excellence Award in Chemistry、2014年获中国化学会 “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及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奖”、2015年获日本国际有机化学基金会(IOCF)吉田奖(Yoshida Prize)、2016年获Humboldt Research Awar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4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19-5-24 09: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15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文蕴东师大讲堂”之“科苑探骊——科学家进校园”本学期首场报告会在化学学院第三教室举行。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教授应邀到访我校进行科研指导并作学术报告。
  报告中,丁奎岭院士围绕合成化学的科学地位、核心问题、机遇挑战与创造未来四个方面,就有机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和绿色化学研究,及相关实践创新理念与方法向师生们进行了相关介绍。丁奎岭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对我校科研工作者拓宽学术视野和促进全面认识合成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结束后,丁奎岭院士同与会师生就相关科研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主题

178

帖子

2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6
发表于 2019-11-4 08: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奎岭

丁奎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255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发表于 2021-12-20 09: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17日,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暨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20周年庆典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上海有机所丁奎岭院士获科普杰出人物奖。
  丁奎岭在承担繁重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以满腔热情积极投身于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普工作,热心于向社会公众普及化学知识。他撰写了《合成我们的未来》专题科普报告,全面地阐述一百多年来合成化学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2017年他以《合成我们的未来》科普报告内容为蓝本,组织拍摄了《我们需要化学》系列科普视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95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3-5-29 08: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完成单位,由丁奎岭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成果“手性螺环配体创制及双功能协同催化新模式发现”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手性螺环配体创制及双功能协同催化新模式发现”项目以高效不对称催化反应作为关键步骤,实现了芳香螺缩酮和稠环螺二氢茚等新型手性配体骨架的高效构筑;在此基础上创制的手性配体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为多类手性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发现了配体骨架对催化性能影响的新规律及配位磷原子独特的有机-金属协同催化新模式。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发展了一类螺[4,4]-1,6-壬二烯骨架的手性膦-噁唑啉配体SpinPHOX,其铱络合物在一些挑战性的不饱和底物的不对称氢化中表现出优秀的手性诱导能力和催化效率,实现了多类手性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高效不对称合成;(2)突破传统手性配体设计和合成的局限,以SpinPHOX/Ir催化不对称氢化串联螺环化为关键步骤,首创了手性芳香螺缩酮及稠环螺二氢茚骨架的高效不对称合成方法,创制了一系列具有大张角结构的手性双膦配体SKP;(3)发现SKP配体在多类催化不对称反应中的优异性能,特别是在钯催化的MBH加合物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中表现出超高活性、优秀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为包括依折麦布在内的一些手性药物、天然产物和抗癌活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便捷方法。揭示了SKP独特的骨架适配性与其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钯与有机膦协同催化新模式。
  相关成果发表SCI论文53篇,5篇代表性论文他引603次。所创制的配体、催化剂及药物合成方法在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获得17项发明专利,多个配体和催化剂在Strem和大赛璐等公司销售,专利授权创诺医药集团、九洲药业等公司。第一完成人丁奎岭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奖、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物理有机化学奖以及吉田奖和洪堡研究奖等。项目成果对于推动我国有机化学特别是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10:25 , Processed in 0.21082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