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2|回复: 9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112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8
发表于 2017-9-24 09: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维民,男,博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入选亚太材料科学院(APAM-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院士,2016年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2000年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润滑材料及摩擦化学等研究工作。期间曾于1993至199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从事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2000年起担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至2005年担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及主持工作副所长;2005至2012年担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11至2015年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目前兼任中国化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微纳米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Tribology International 共同主编(3个Editor之一),《摩擦学学报》常务副主编,Advanc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杂志编委会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名誉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访问教授。

刘维民

刘维民




刘维民 男 博导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wmliu@lzb.ac.cn
通信地址:兰州市南昌路470号401室
邮政编码:730000

招生方向
摩擦化学与物理
特种润滑材料,功能纳米材料
教育背景
1987-09--1990-11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理学博士
1984-09--1987-07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硕士
1980-09--1984-07 山东师范大学 学士

工作简历
2000-03--2000-05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1993-06--1994-06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1990-11--今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助研、副研究员、研究员、副主任、主任、所长
社会兼职
2007-01--今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2007-01--今 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
2003-01--今 甘肃省化学会,理事长
2003-01--今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
1999-01--今 摩擦学学报,副主编、常务副主编

奖励信息
与团队成员合作,在相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4项为第一获奖人)。取得授权(含合作)中国发明专利80多件,美国专利1件;在国内外刊物合作发表论文600多篇,被引用2.1万余次(Glgoo);编著出版《齿轮传动润滑材料》《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手册》《纳米润滑材料技术》3部中文专著,参与撰写4部英文专著(共5个章节)。1998年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持完成了“神舟七号飞船固体润滑材料空间环境实验”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研究”及科技部润滑材料领域两个973项目。2004年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目前主要从事航天航空润滑、材料磨损及合成润滑材料研究。


(1) 航天系列润滑材料技术及其应用,一等奖,省级,2010
(2) 先进润滑材料制备与性能,二等奖,国家级,2006
专利成果
(1) 空间辐照环境摩擦试验装置(W),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200810077930.1
(2) 大尺寸纳米结构铁碳合金的制备方法,发明,2010,第2作者,专利号:200710307293.8
(3) 类富勒烯碳膜的制备方法,发明,2010,第3作者,专利号:200710308591.9
(4) 抗腐蚀离子液体润滑剂(W),发明,2010,第2作者,专利号:200610120777.7
(5) 块体铁硼软磁材料的制备方法20100901,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200610105326.6

发表论文
(1) Various curing conditions for controlling PTFE micro/nano-?ber texture of a bionic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surface,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0,通讯作者
(2)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morphous (Ti,Si)–C:H ?lms deposited by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2010,通讯作者
(3) 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 As Antiwear and Antioxidant Additive in Poly(ethylene glycol) for Steel/Steel Contacts,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2010,通讯作者
(4) Alkyl 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 as Friction Reduction and Anti-Wear Additive in Polyurea Grease for Steel/Steel Contacts,Tribol Lett,2010,通讯作者
(5)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Fe67B33 Alloy Prepared by a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Technique,Tribology Letters,2010,通讯作者
(6) A novel protocol towards perfect alignment of defect-free Aanodized TiO2 nanotubes,Advanced Materials,2009,通讯作者
(7) Aluminum nanowire forests via unconventional anodization and superrepellency to diverse liquid,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09,通讯作者
(8) Micro-structured TiO2 nanotube arrays for improved photoelectrocata-lysis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09,通讯作者
(9) Ionic liquid lubricants:designed chemistry for engneering application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09,通讯作者
(10) TiO2 nanotubes with tunable morphology, diameter and length: synthesis and photo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Chemistry of Materials,2009,通讯作者
发表著作
(1) 《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手册》,Handbook of Space Lubricat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科学出版社,2009-09,第1作者

科研项目
(1) 空间润滑,主持,部委级,2009-01--2011-12
(2) 苛刻环境下润滑抗磨材料的基础研究,主持,部委级,2007-01--2012-12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125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3
发表于 2018-5-7 11: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 负责人   中央财政经费 (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 (年)
2018YFB0703800         润滑材料的基因组学研究与演示验证         西北工业大学         刘维民         1417         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25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发表于 2018-8-24 08: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空间固体-油脂复合润滑体系的构筑及其摩擦表面/界面行为与调控
批准号        51835012        学科分类        机械摩擦、磨损与控制 ( E050501 )
负责人        刘维民        职称                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资助金额        300万元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起止年月        2019年01月01日 至 2023年12月3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115

帖子

1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6
发表于 2020-1-3 20: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0日,2019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19年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维民研究员获此殊荣。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为刘维民院士颁奖。
  刘维民院士是我国航天航空润滑、材料磨损及合成润滑材料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润滑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在材料组分与结构设计、制备方法、摩擦学理论和实验研究及其应用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他率领的团队研制发展的高性能润滑材料与技术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高技术领域。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入选亚太材料科学院(APAM-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院士,2016年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旨在表彰在我国机械科技界具有广泛影响,在科研、设计、教学、生产、管理,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研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每两年授予一次,每次获奖人数不超过两名。本次共有两人获得2019年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另一获奖者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47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4
发表于 2020-1-8 16: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嘉定园区举办了第三十期“东生讲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作为主讲嘉宾,为上海硅酸盐所60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摩擦润滑的科学与技术”的报告。上海硅酸盐所所长宋力昕,副所长吴成铁,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董绍明,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立东,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荻等出席讲坛,讲坛由吴成铁主持。吴成铁代表上海硅酸盐所向刘维民院士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简要介绍了讲坛设立的相关背景和刘维民院士的科研经历。此次讲坛同时作为庆祝上海硅酸盐所独立建所60周年系列报告会之一。
  刘维民院士回忆了严东生先生与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交流的渊源和严东生先生对其影响,以科学和技术的基本定义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引入,围绕摩擦磨损润滑的基本现象和重要性、航空航天润滑材料、高端装备润滑油脂、轨道交通润滑材料等几个方面,系统性介绍了摩擦磨损润滑材料领域的研究内容及其团队的研究工作。报告重点介绍了航空航天润滑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该类材料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如何从分子设计出发,研发出多类润滑材料打破欧美垄断、满足国家航空航天战略需要的研发历程。报告最后,刘维民院士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润滑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并勉励年轻人做研究要有定力,要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受人尊重的科技工作者。
  报告深入浅出,内容精彩,引发了与会人员的踊跃提问。    
  报告会后,宋力昕代表上海硅酸盐所向刘维民院士赠送了纪念证书,刘维民院士为“东生讲坛”第三十期讲座签名留念。    
  刘维民,1962年9月生于山东莱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入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16年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5-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11-2015年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目前主要从事航天航空润滑、材料磨损及合成润滑材料研究。与团队成员合作,在相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或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4项为第一获奖人)。取得授权(含合作)发明专利100多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合作发表重要论文600多篇,被引用2.6万余次。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中国)摩擦学最高成就奖,2019年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83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5
发表于 2020-9-18 15: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郭志光研究员和刘维民院士编著的《仿生油水分离工程材料》一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任露泉院士为该书作序。
  《仿生油水分离工程材料》共八章,第一章对油水体系进行了概述,并且归纳了仿生油水分离材料的基本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从自然界生物获取灵感,阐述了一系列具有特殊润湿性的生物表面,为后续构筑油水分离工程材料提供诸多的灵感和思路;第三章对固体浸润性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第四章列举了一系列自然界的可用于油水分离的超润湿材料;针对分离形式的多样性,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论述了过滤型油水分离材料和吸收型油水分离材料;第七章讨论了在实际工况(不同的外部刺激)下,构筑的响应性油水分离材料;第八章对整个仿生油水分离工程材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提出了未来整个领域的发展趋势。

仿生油水分离工程材料

仿生油水分离工程材料
  该书系统论述了仿生油水分离材料的构筑原则,理论以及应用,给读者展现了整个研究领域的最新创新性技术和应用成果。同时对从事仿生工程学研究、生产和教学的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等亦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郭志光研究员和刘维民院士团队长期从事仿生摩擦学功能表面的设计、制备、性能及机理研究,系统地研究了特殊润湿生物体表面的优异性能(如超疏水、自洁净、变色、力学、摩擦学性能等),同时借助仿生思想,制备了一系列适于各种工况下的油水分离工程材料。作者希望借助于本书,通过阐述和回顾仿生油水分离工程材料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油水分离体系的发展现状和近10年此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发展适合于更为广阔的工程化应用的油水分离工程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43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1
发表于 2020-11-2 16: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英国皇家化学会综述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的邀请,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表面与界面课题组撰写的有关离子液体润滑剂评述文章近日在该刊在线发表(Ionic liquid lubricants: when chemistry meets tribology, Meirong Cai, Qiangliang Yu, Weimin Liu*, Feng Zhou*,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20, DOI: 10.1039/D0CS00126K)。

离子液体润滑剂

离子液体润滑剂
  离子液体润滑剂由兰州化物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维民研究员(201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团队于2001年发明,相关工作发表在ChemComm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01,2244-2245)。与传统的润滑剂相比,离子液体润滑剂具有非常低的摩擦系数、磨损体积和更高的承载能力。美国化学会Chem&Eng News于2001年11月对刘维民院士团队的工作进行了重点报道,引起了摩擦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后,中国、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亚、印度等多个国家对离子液体作为高性能润滑剂、添加剂、薄膜和润滑脂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已报道的离子液体润滑剂有400多种,国内外发表的研究论文800余篇,每年论文引用量达1000余次,申请专利300件以上。2009年,兰州化物所应邀对该领域进行过引导式评论(Feng Zhou, Yongmin Liang, Weimin Liu*,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09, 38, 2590–2599)。
  本篇评述文章第一次全面总结了自2001年以来离子液体润滑剂研究进展。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润滑剂的发展历史、研究趋势和润滑的一些基本原理,离子液体作为高性能润滑剂的优势和特点,以及离子液体润滑剂的结构与摩擦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分析了离子液体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如合成步骤复杂、原料价格昂贵、热氧化、对金属基底具有腐蚀性及在碳氢基础油中溶解性差等,提出了离子液体作为润滑添加剂新的设计策略(“功能定制”离子液体、油溶性离子液体、原位离子液体、绿色离子液体等);讨论了离子液体作为新型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和导电润滑脂研究优势;阐述了离子液体与固体润滑薄膜协同润滑作用机制;描述了离子液体润滑薄膜在微/纳米摩擦领域的应用;揭示了离子液体在剪切作用下界面结构及其润滑机制,总结了离子液体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案例,最后,文章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离子液体是理想润滑剂的模型化合物,人们可将化学设计的灵活性用于工程应用。该离子液体润滑剂的评述是一篇跨学科的论文,涉及合成化学、摩擦学和物理化学。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合成化学为摩擦学服务,通过灵活的分子设计合成新型高性能润滑剂。通过阅读该文章,合成化学家可以清楚地了解应该使用哪些元素和分子结构以更好地进行机械工程润滑抗磨的应用。作者指出必须从物理化学和表界面的角度来解释其润滑抗磨作用机理,离子液体分子在运动界面摩擦/组装、黏度变化和摩擦诱发的化学反应决定了其润滑抗磨性能。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125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3
发表于 2021-1-19 16: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印发表彰决定,授予14个集体“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称号,授予20名同志“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被授予“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人员,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维民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刘维民研究员长期从事润滑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在材料组分与结构设计、制备方法、摩擦学理论和实验研究及其应用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他带领团队研制发展的高性能润滑材料与技术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高技术领域,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或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
  刘维民研究员曾担任“神舟七号飞船固体润滑材料空间环境实验”项目负责人,作为我国润滑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主持了2个科技部973项目和润滑材料基因组计划等重要研究项目,负责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研究”及国防科工局(委)等重要研究项目,解决了一系列航天、航空、船舶、装备制造中的润滑材料与技术问题。
  2000年至2018年刘维民研究员担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为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和建立了一支“爱国忠诚、责任担当、创新奉献”的研究团队,实验室曾5次在科技部组织的评估中获得“优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178

帖子

3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3
发表于 2021-9-23 08: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1年度优秀导师奖评审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刘维民研究员获该奖。
  刘维民目前主要从事航天航空润滑、材料磨损及合成润滑材料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1994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刘维民在指导研究生秉承“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理念,严格履行导师指导行为,为学生作表率,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又是人生导师,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9 22:56 , Processed in 0.09948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