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回复: 0

[材料资讯] 张晔课题组:植入式锌氧气电池原位电刺激促进神经再生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156

帖子

2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3
发表于 2023-5-19 10: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刺激已经临床应用于治疗帕金森、癫痫、抑郁症等神经疾病。研究表明电刺激还可以用于调节疼痛、脑认知和视觉等生理功能和治疗神经损伤、中风和多发性硬化等神经肌肉疾病。为了提供有效的体内电刺激,植入式能源供给器件必不可少。理想的植入式能源供给器件应具有高能量密度、小植入体积、低感染风险和无经皮导线。然而,目前植入式锂电池采用有毒电解质面临安全问题,严格封装导致体积大,无法原位植入,通过经皮导线连接可能造成感染和设备故障。植入式能量转换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无法满足要求。
        近日,南京大学张晔课题组开发设计了一种可在体内工作的植入式锌氧气电池,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可以原位集成在神经导管上,通过电刺激促进施旺细胞的增殖和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促进长节段受损神经的再生。

锌氧气电池

锌氧气电池
图1 植入式锌氧气电池的结构
         锌氧气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正极是碳纳米管/铂复合薄膜,负极是锌丝。正负极固定在管状的取向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膜上,外层包裹多孔PLGA薄膜以提供力学支撑。锌氧气电池利用体液作为电解液,利用体内的氧气实现放电。放电过程中,锌被氧化失去电子,氧气在正极被还原。电池正负极的总体积仅为0.86 mm3。植入体内后,锌氧气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和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了95 mW·g–1和655 mAh·g–1,体积能量密度达到了231.4 mWh·cm–3,远远超过目前报道的植入式能源器件。
        长节段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是全球性的医学挑战,引起患者的多种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自体移植是临床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金标准”,但面临着供体神经来源有限的问题。研究人员发现基于锌氧气电池的神经导管可以提供原位电刺激,抑制背根神经节的过度兴奋,促进施旺细胞释放神经营养因子,支持再生轴突髓鞘形成,促进受损神经修复。
         研究人员在SD大鼠的坐骨神经处构建了1.0 cm的长节段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得益于锌氧气电池的高体积能量密度,电池可以原位集成在神经导管上,植入大鼠受损的坐骨神经处提供电刺激。动物实验表明,基于锌氧气电池的电刺激神经导管促进了坐骨神经中雪旺细胞的增殖和髓鞘形成,神经束数量更多且结构更完整,腓肠肌肌纤维面积更大,复合动作电位传导延迟更低,振幅更高,修复效果明显优于无电刺激的普通导管组,与自体移植组效果相当,而没有自体移植的问题和风险。
         此外,该工作详细研究了锌氧气电池导管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安全性。植入周期内大鼠的血液、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生化指标和主要脏器的切片表明,植入的锌氧气电池导管没有引起动物的炎症反应,放电过程没有造成动物组织的缺氧,也没有对动物造成毒害,证明了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该工作首次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原位神经电刺激的锌氧气电池,该电池具有优异的体内电化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并可以集成在神经导管上,为神经再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用作神经电刺激,锌氧气电池还有望为其他植入式医疗设备提供能源。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博士生李录河、南京中医药大学李丹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张晔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丁建勋为论文通讯作者,南京大学是该论文的第一单位。研究工作受到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 “双创团队”项目等基金的支持。相关工作以“Implantable Zinc-Oxygen Battery For In Situ Electrical Stimulation-Promoted Neural Regeneration”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
        张晔,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双聘PI,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南京大学“紫金学者”,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等。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10月加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主要从事柔性能源与电子器件的研发,在Nature Rev. Mater., Nat. Catal.,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总引用5400余次,H-index 为36 (Google scholar)。授权发明专利9项,其中2项技术转让给工业界进行产业化开发。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以研究亮点报道。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SOLVAY青年化学家奖,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CPCIF-Clariant可持续发展青年创新卓越奖等海内外学术奖项。目前,研究工作集中在柔性能源和生物电子器件等方面。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8 19:36 , Processed in 0.086911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