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杜平武教授课题组实现具有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三维手性分子碳纳米环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9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08:00: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具有聚集诱导发射 (AIE) 和聚集诱导猝灭 (ACQ) 效应的双发射有机材料在文献中很少报道,通过调控这类有机分子的聚集程度可以实现多色荧光发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平武教授课题组合成了首个具有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并与杨上峰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AIE效应实现了圆偏振发光性质(CPL)的增强。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An unexpected dual-emissive luminogen with tunable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nd enhanced chiroptical property”为题发表(Nat. Commun. 2022, 13, 3543)。
        聚集诱导发射现象在生物探针、化学传感器和光电材料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在许多传统系统中,ACQ发光体通常在溶液状态强烈发光,但在聚集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聚集引起的猝灭效应。与典型的 ACQ 分子相比,AIE发光体(图1a)在聚集态具有显着优势。然而,在文献中,很少报道同时具有 AIE 和 ACQ 效应的材料。溶液和聚集态双发射材料可以完全填补 ACQ 和 AIE 材料之间的空白,提供许多潜在的应用价值,例如聚集可调的多色荧光发射和单分子白光发射可用于制备发光器件。另外,对于具有CPL活性手性分子,AIE效应可以使其在聚集态获得增强的圆偏振发光性质。


图1. a) 传统AIE发光体示例;b) 具有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SCPP[8])。
        近日,合作研究团队基于前期共轭连体双环的研究工作(Angew. Chem. Int. Ed.2021, 60, 17368-17372),通过将具有AIE 活性的 1,2,4,5-四苯基苯用对苯撑单元固定,成功合成了首个具有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有机双环分子,称之为SCPP[8](图1b)。在含有不同水体积(fw)的四氢呋喃和水混合物中研究了SCPP[8]的荧光现象。SCPP[8]可以在溶液中发出青蓝色荧光而在聚集态发射红色荧光,聚集态与稀溶液相比有高达102 nm红移(图2a)。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控SCPP[8]的聚集程度可以实现青色-白色-红色的多色荧光发射,实现了单分子近白光发射,其CIE 坐标约为 (0.33, 0.37) (图2b-c)。SCPP[8]具有新型非消旋手性结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了(M)/(P)-SCPP[8]两种手性异构体,通过变温圆二色谱证实了其构型的出色稳定性(图2d)。另外,通过圆偏振荧光光谱仪测量了两种手性异构体在聚集态和溶液中的圆偏振发光性质,证实了(M)/(P)-SCPP[8]的CPL性质可以通过AIE效应增强(图2e)。
图2. (a) SCPP[8]在四氢呋喃和水混合物中的荧光光谱; (b) CIE色度图; (c) 多色荧光发射照片;(d) 变温圆二色谱图;(e) SCPP[8]在溶液中和聚集态的CPL图。
        该工作实现了首个具有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的合成,SCPP[8]展现了出乎意料的多色荧光发射、单分子近白光发射,稳定的固有手性和增强的CPL性质,将在 AIE 传感器、白光发射器件和手性材料中具有潜在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张新宇为文章的第一作者。杜平武教授和杨上峰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971229, U1932214,51925206)、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2017YFA0402800)、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资助。
         附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281-9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科院能量转换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文章来源:中科大
     杜平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中组部首批青年##计划入选者。归国前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任阿贡学者(院长奖研究员)。杜平武教授于 2001 年在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1-2004 年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习,于2004 年赴美攻读博士学位,2009 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导师是无机化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Richard Eisenberg 教授;随后2009-2011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跟随美国科学院院士Stephen J. Lippard 教授做博士后研究。 杜平武教授目前是“ISRN Physical Chemistry”杂志编委,两次获得美国国家级奖励,包括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 Nobel Laureate Signature Award (美国化学会诺贝尔签名奖,美国化学会颁发的博士生最高荣誉,每年仅颁发一人及其导师)和AC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美国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每年仅颁发5-6 人)。同时,在2008 年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海外留学生奖-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杜平武教授具有多年从事材料化学,物理化学和配位化学的研究工作,在材料合成,配体与金属的反应,结构及性质的表征,催化化学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工作基础;曾参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课题,及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院长奖研究员科研基金的课题,在这些项目的研究中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30 多篇(其中Chem.Soc.Chem. 1篇,JACS  7 篇,Inorganic Chemistry 7  篇,Chemical Science 1 篇,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  篇),论文至今被引用800 多次,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总和超过100。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5 03:03 , Processed in 0.08403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