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8|回复: 0

[材料资讯] 覃勇课题组:Cu/TiO2催化剂实现CO2和H2O光热转化制烯烃研究取得进展

[复制链接]

76

主题

112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8
发表于 2019-11-7 17: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将CO2和H2O转化为碳氢化合物,是实现碳循环的新途径。如何将CO2转化为低碳烯烃等高值化学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覃勇团队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出一种TiO2管限域的Cu单原子层团簇催化剂,实现了光热催化CO2和H2O高选择性制低碳烯烃。成果以Photo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2 into Light Olefins over TiO2 Nanotube confined Cu Clusters with high ratio of Cu+ 为题在Appl. Catal. B: Environ.发表,第一作者为博士葛会宾,通讯作者为研究员覃勇及副研究员张斌。

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将CO2和H2O转化为碳氢化合物,是实现碳循环的新途径。如何将CO2转化为低碳烯烃等高值化学 ...

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将CO2和H2O转化为碳氢化合物,是实现碳循环的新途径。如何将CO2转化为低碳烯烃等高值化学 ...
  该工作发展出一种以三甲基铝和二(六氟乙酰丙酮)铜为前驱体的新型原子层沉积铜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结合模板及还原和再氧化的策略,制备出氧化钛纳米管限域Cu单原子层团簇的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光强的提高都能提高Cu(100)/TiO2-RO催化剂光热催化CO2和H2O的反应活性,150 ℃时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可达60%。过高的光强和温度不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有效的光热协同催化是实现高选择性制烯烃的关键。系统控制实验和表征表明,零价的铜物种有利于甲烷的生成,低碳烯烃选择性与Cu团簇中Cu+/(Cu0+Cu+)呈正相关性。TiO2纳米管上高分散的Cu+物种能够控制表面碳物种的加氢,促进碳碳偶联,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科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山西省百人计划、上海光源的资助与支持,可为进一步设计高性能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提供新思路。
      
        覃勇,男,1973年生。博士,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996 年于重庆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1年于青岛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1月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7月–2007年3月,在德国锡根大学助研从事科研工作。2007年4月–2011年9月在德国马普学会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2011年10月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3年6月入选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催化、纳米材料、原子层沉积方法及应用等。在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ers、ACS Nano、Adv. Funct. Mater、ACS Catal.、Small、Nano Research等杂志已发表SCI收录论文70多篇。
       张斌,男,1986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008年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究所和中科院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所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原子层沉积技术及能源和化学品串联催化转化领域的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ACS Catal.、Appl. Catal. B、Green Chem.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三十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催化|主题: 1066, 订阅: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9 20:27 , Processed in 0.090646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