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中科院大化所:成果背后的故事更惊艳

[复制链接]

12

主题

22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6:49: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henyu 于 2019-7-10 16:50 编辑

采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化所)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曾多次走进这个坐落在辽东“半岛之尖”的大门。在这个大门里,随着地势的逐渐抬高,我的认识也慢慢地升华,仿佛使用了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透彻。


领军人才


我从大化所杨学明院士的身上深刻理解了什么是领军人才。就字面而言,领军人才很好理解,一定是率领着一支队伍,在战略上前瞻部署、指挥作战。这个说法没错,但这只是个通用答案,不够形象。


2008年,我从北京到大化所采访。那时杨学明作为百人计划入选者,正全力从事创新研究。他对记者说得不太多。大化所人是这样介绍杨学明的,他是“指兔子”者。


在大化所,我第一次听到了“打兔子理论”:一个科研队伍,要想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既要有“指兔子”的人,又要有“打兔子”的,还要有“捡兔子”的,三者缺一不可。杨学明善于捕捉领域前沿的课题,能够为团队的科研指明方向,所以他是“指兔子”者。


太形象了。再不懂化学学科内容的人也会理解“指兔子”的重要。


我在此后多年的报道中,特别愿意寻找、采写“指兔子的人”,希望能把他们的科学精神告诉读者。


杨学明,男,1962年10月生,汉族,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化学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任,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用户专家委员会主任。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台湾中研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访问和工作。


成功中的偶然因素


对于大化所,我采访次数最多的项目是甲醇制烯烃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时,我在北京国宏宾馆听时任大化所所长张涛对项目的推介,我是一步步地熟悉了这个项目,也熟悉了项目的负责人刘中民


慢慢的,通过甲醇制取烯烃,通过刘中民,我又认识了大化所人,进而认识到了中国科研人员,知道了科技发展的一个小小的曲折过程,看到了波澜壮阔的科技改革大潮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2015年1月,当甲醇制取烯烃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时,刘中民到北京来领奖。我把他堵在了宾馆房间中,做了一次长谈。这不是很正式很规范的那种采访,而是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


如果问甲醇制取烯烃成果获奖的原因,估计项目人员都会谈到持之以恒啊、坐冷板凳啊、刻苦啊、不怕失败啊……


我对刘中民说,这些原因不用你说,我都能想到,如果不用专业术语,把这些原因放到任何一个获奖项目上,放到其他二等奖、三等奖上也照样成立。“我想换个角度。这么多中国的科研成果‘躺在抽屉里睡觉’,你们的甲醇制烯烃能转化成功,并且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肯定有一些别人所不具备的特殊原因。我就想知道这个‘特殊’或‘偶然’是什么?”


我想起了2006年底中科院在北京召开的全院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会议。当时的副院长施尔畏在会上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5个案例和7点启示。他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大化所甲醇制烯烃的技术转化工作。5个案例之外,他本来还想找一些成功中的偶然因素和不成功的一些教训,但各个研究所都讳莫如深。


事后我想,如果把转化工作中那些偶然的因素分析出来,把不成功的因素找到,那么对成果转化工作不是大有益处吗?


在与刘中民的聊天中,我就想更多地了解甲醇制烯烃的“偶然因素”。


石油涨价算偶然因素。上世纪80年代,大化所人开始研究煤经甲醇制烯烃时,国际上一桶原油的价格还不到10美元。那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项研究没有意义。但包括刘中民的导师在内的一批研究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永不气馁,在别人的冷眼中,持之以恒地钻研,为这项技术如今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而进入21世纪后,每桶原油曾飙升到100多美元,甲醇制烯烃技术就有了施展的空间。再加上我国已成原油进口大国,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刘中民团队才有了做工业性试验的机会,也才有了甲醇制烯烃技术的重大突破。


石油涨价是偶然因素,但没有大化所人的前瞻研究积累,没有经历过别人的冷眼相待,能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吗?


我没想采访大化所人坐冷板凳的情况,但偶然因素导致的成功也终归离不开持之以恒这种必然因素。


持之以恒搞研究不是偶然因素,但课题组内有一两个能持之以恒找经费的人,某种意义上属于偶然。在中国,一个不错的成果有时就是因为缺了一个持之以恒寻找经费的人而不能变成生产力。


要想成功,用刘中民的话讲,就得“厚着脸皮”要经费。甲醇制烯烃是国家的战略需求,但不是就这一项研究属于国家战略需求,还有很多研究都可以说是国家战略需求。不搞来经费维持住这个研究团队的存在,不让技术精益求精,就是石油价格涨到200美元一桶,也不可能实现成果转化。


科学研究之外寻找经费的持之以恒、“厚着脸皮”的持之以恒,这或许也是甲醇制烯烃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也曾后悔过


甲醇制烯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其荣誉巨大,可当初项目实施时的压力也是超常的。


对甲醇制烯烃这个项目,刘中民说他曾经后悔过。


2004年,刘中民团队与陕西新兴能源公司等合作开展攻关试验,这是该技术的第一次工业化试验。


陕西省省长拍着刘中民的肩膀说,陕西是个穷省,拿出这点钱不容易啊。刘中民压力陡增。他心里明白,甲醇制烯烃技术环节绝对没有问题,但他还是特怕试验中某个装置或环节发生事故,一旦爆炸,没人说是试验的某个环节出问题,而会说是甲醇制烯烃技术不行。


担惊受怕,精神压力巨大。试验装置建在一个离采石场不太远的地方。每每听到采石场的炮声,刘中民便会紧张,有时夜里听到炮声,他会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看看试验场中的火炬是否还在正常地燃烧。他也曾想过,一旦发生爆炸等事故,由他的导师所开创的甲醇制取烯烃的事业就会葬送,会辜负导师的厚望,他的团队将没有未来。


刘中民说:“做到一半时越想越后怕,早知这么大压力当初就不该干这事,把自己难为得够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天天愁眉苦脸的,精神压力太大了。”


采访大化所,我慢慢体会到,从事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都是风光的时日,它既有曲折有痛苦,更有压力有风险。那些隐藏在背后的故事或许更能彰显中国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刘中民,男,汉族,1964年生于河南省。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大连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民盟大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者简介:


李大庆,《科技日报》资深记者,从事科技报道和编辑工作30年,最近15年来重点采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撰写了大量关于两院的报道。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14:40 , Processed in 0.11099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