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宋玉君教授课题组在 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近红外光远程操纵的基因编辑新技术

[复制链接]

5

主题

9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09:14: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ngming 于 2019-4-5 09:28 编辑

CRISPR-Cas9体系作为当前最热门的基因编辑工具,在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CRISPR-Cas9体系本身具有脱靶效应,如何利用CRISPR-Cas9体系进行精准治疗仍然是一大难题。 目前基于CRISPR-Cas9的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靶向递送来实现的,一般是以病毒作为载体,而这些病毒载体可能会引发宿主细胞内部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化,因此在临床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风险。近年来,一些非病毒载体的也被开发并被用于CRISPR-Cas9体系中,但基于非病毒载体的实现可控的基因编辑的研究仍鲜有报道。

宋玉君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开发高效的CRISPR-Cas9载体,希望能从空间和时间上对体内基因组编辑进行精确控制。他们在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和Cas9之间添加了一把近红外(NIR)响应的“光锁”,设计出了一种的远程操纵的基因编辑技术。具体来说,该系统利用光敏分子将CRISPR-Cas9体系共价“锁”在UCNPs上,并且修饰上一层高分子材料后,该复合纳米粒子可被细胞大量内吞。之后,在近红外光照射下,UCNPs可发射出紫外光,打开Cas9蛋白和上转换纳米粒子之间的“锁”,从而释放出蛋白,使蛋白得以进入细胞核,实现基因剪切(如下图)。由于红外光的强组织穿透性,因此,该技术有望在深层组织中实现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精确调控。



这种远程操纵的基因编辑系统在细胞中和体内的皆表现出优异的近红外光响应的基因剪切能力。当CRISPR-Cas9靶向到一段肿瘤癌基因(Plk-1)后,可在红外光的调控下,对靶点基因实现敲除,从而诱发肿瘤细胞凋亡。该团队从基因,蛋白及细胞等多各个角度对该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此外,这一系统在小鼠活体上的近红外光响应的能力也成功得到了验证。在对荷瘤小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只有近红外光照射实验组的肿瘤得到了有效抑制,且从20天后取下肿瘤大小来看,实验组肿瘤远远小于对照组。

这项技术file:///C:/Users/vivi/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png利用外界光照这种无创的外部手段,实现了目标部位基因编辑,显著提高了基因编辑的靶向性。由于近红外光有效的组织穿透性,为该技术为在深层组织中的应用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总之,这种远程操纵的基因编辑技术打开了时空调控基因编辑的大门,为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工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 DOI: 10.1126/sciadv.aav7199), 南京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硕士生潘永春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宋玉君教授为通讯作者,厦门大学林友辉副教授和南京工业大学王玉珍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双创人才等项目的资助。


宋玉君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康奈尔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理公会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选中组部第十一批青年##计划。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包括一作的Nat.Commun,AngewChem,JACS,AdvMater和NucleicAcidRes等,并受邀在TrendsinBiotechbology上撰写综述性文章,所有文章共被引用一千六百多次,部分研究工作被Nature网站头条、NatureChina、RSCChemistryWorld,ScienceDaily、Phys.org、ChicagoTribune,科技时报等近百家媒体网站Highlight或报道。申请国际发明专利一项,并成功转让给美国加州的一家生物医学诊断公司。


林友辉,2008.9~2013.11  中国科学院大学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无机化学 硕博连读研究生所在课题组:a)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b)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导师:任劲松研究员;2004.9~2008.7   福州大学 国家理科化学基地班 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
(1)生物仿生催化;(2)荧光超分辨用于纳米催化;(3)蚕丝复合材料;(4)仿生智能材料的构建及应用;(5)功能细胞矿化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就上述领域已在Acc. Chem. Res, Sci. Adv., (Science子刊)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 Trends Biotechnol., (Cell子刊) Adv. Funct. Mat., NPG Asia Materials, Biomaterials, Small, Chem. Commun., Biosens. Bioelectron.等国际著名科技杂志上,发表了49篇论文。被引次数超过 2500 次, H 因子( H-index)24。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1篇, 影响因子大于20的文章有2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文章有8篇,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的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大于220。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4 19:11 , Processed in 0.18018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