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4|回复: 0

[材料资讯] 方英课题组在活体神经信息分析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16

主题

24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9-4-2 09: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方英研究员和神经所李澄宇研究员及其团队在高密度柔性神经流苏及活体神经信号稳定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 “Elastocapillary self-assembled neurotassels for stable neural activity recordings”(《自组装柔性神经流苏对神经电活动的稳定测量》)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2019,5,eaav2842。论文第一作者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博士研究生管寿梁、助理研究员王晋芬和神经所的博士研究生顾晓炜,通讯作者是方英研究员和李澄宇研究员。
  解析大脑功能是人类认识自然与自身的终极目标。大脑通过神经元细胞的电活动进行信息的传递、转换和整合,进而完成各种功能,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抉择和运动控制等。而微观水平上神经元电活动的异常,与抑郁症、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及阿尔兹海默症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密切关联。要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以及脑疾病的致病机理,必须精确掌握神经元的电活动信息,因此依赖于活体神经信息分析技术的发展。然而,传统的刚性硅基或金属微电极在手术植入柔软的脑组织后,由于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巨大差异,使得电极与脑组织之间发生相对微移动并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刚性微电极难以对神经电信号进行长期稳定读取。

活体神经信息分析技术

活体神经信息分析技术
  方英课题组利用自组装的概念构建了高密度的神经流苏电极技术,并和李澄宇课题组合作实现了对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长期稳定读取。该工作中的神经流苏由上千根超细的柔性神经纤维电极组成。每一个柔性神经纤维电极的截面只有3×1.5μm2,达到了神经元轴突的尺寸,比目前国际上报道的最小值还要小一个数量级。通过巧妙设计,将神经流苏浸没在熔融的聚乙二醇液体中,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上千根柔性神经纤维电极自组装形成高密度神经电极/聚乙二醇复合细丝,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手术植入过程中电极对脑组织的损伤。聚乙二醇可在脑组织内降解代谢,释放后的超细柔性神经纤维电极能够原位、精准测量清醒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多个神经元电活动。尤其重要的是,柔性神经流苏与脑组织的力学性能相匹配,因此形成了良好相容性的界面,并实现了对活体大脑神经元电活动的长期稳定记录。
  柔性神经流苏技术在电极尺寸、集成密度和生物相容性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将为我国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提供新方法,并在脑机接口和神经修复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帕金森综合症的神经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和中科院先导B项目“脑认知与类脑前沿研究”的支持。

方英,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6月、2007年6月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导师Charles M. Lieber教授,其后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2月开始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工作,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当前的研究重点是纳米器件在溶液中的生物检测技术,并使之应用化。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涉及微纳米电子器件的设计加工和低温表征、纳米材料的表面化学修饰,及其溶液中电性能测量等。纳米材料的选择涉及硅纳米线、碳纳米管、及单层石墨。开展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利用纳米孔进行DNA测序和DNA二级以上结构的测量。
李澄宇,博士,1995-1999年,在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院 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系 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2004年,在中科院上海神经所 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200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 做博士后。李澄宇博士的兴趣主要在行为的神经元环路基础,包括动物的社会行为,工作记忆,和长时程记忆等。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9 15:33 , Processed in 0.08648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