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5|回复: 2

[专家学者]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刘锦斌

[复制链接]

63

主题

75

帖子

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5
发表于 2018-5-14 17: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锦斌,博士,教授、博导,2014年7月经华南理工大学“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聘为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发光纳米材料与生化分析。现已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Mater. Today, J. Mater. Chem.等化学与材料学科具有广泛影响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发表在J. Am. Chem. Soc., 2010, 132, 7279中的论文他引频次达330次,成为ESI的高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论文J. Am. Chem. Soc., 2013, 135, 4978被美国化学会志评为“亮点文章” (JACS Spotlights, 2013, 135, 5475); 论文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1257被评选为Very Important Paper (VIP), 并被Nanomedicine在News & Views中做为亮点(Research Highlights)介绍 (Nanomedicine (2014) 9(4), 385–388)。
职称 教授、博导 民族 汉 最高学位 博士 党派 中共党员
招生专业 分析化学 研究方向 新型发光纳米材料与生物医学分析
主要学习工
作简历和主
要学术兼职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 2014、07---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导
 2010、09---2014、07: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博士后
 2007、09---2010、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分析化学专业)
主要学术荣誉
 2016 年 第十二批国家“##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
 2016 年 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2014 年 安徽省第四届优秀博士论文
主要学术兼职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客座编辑
科学研究
情况简介
主要研究兴趣
1. 新型光学纳米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2. 纳米尺度上的生命与环境分析化学
3. 纳米生物技术与纳米医学
近年来主要代表作
1. Jinbin Liu, Paul N. Duchesne, Mengxiao Yu, Xingya Jiang, Xuhui Ning, Rodrigo D. Vinluan III,Peng Zhang, and Jie Zheng, Luminescent Gold Nanoparticles with Size-Independent Emission,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8894-8898. (IF: 11.709)
2. Jinbin Liu, Mengxiao Yu, Xuhui Ning, Chen Zhou, Shengyang Yang, and Jie Zheng, PEGylation and Zwitterionization: Pros and Cons in the Renal Clearance and Tumor Targeting of Near-IR-Emitting Gold Nanoparticles,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12572-12576. (Highlighted
as Very Important Paper “VIP” by Angew, and “Research Highlights” by Nanomedicine, see Nanomedicine, 2014, 9(4), 385–388) (IF: 11.709)
3. Jinbin Liu, Mengxiao Yu, Chen Zhou, Shengyang, Xuhui Ning, and Jie Zheng, Passive Tumor Targeting of Renal-Clearable Luminescent Gold Nanoparticles: Long Tumor Retention and Fast Normal Tissue Clearance, J. Am. Chem. Soc., 2013, 135, 4978-4981. (Featured in JACS Spotlights,2013, 135, 5475−5476)(IF: 13.038, Citations: 118, ESI highly Cited Paper)
4. Jinbin Liu, Mengxiao Yu, Chen Zhou, and Jie Zheng, Renal Clearable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A New Frontier of Bionanotechnology, Mater. Today, 2013, 16, 477-486. (IF: 17.793)
5. Jinbin Liu, Songhe Fu, Bin Yuan, Yulin Li and Zhaoxiang Deng, Toward a Universal “Adhesive Nanosheet” for the Assembly of Multiple Nanoparticles based on a Protein-Induced  Reduction/Decoration of Graphene Oxide, J. Am. Chem. Soc., 2010, 132, 7279–7281.(IF: 13.038,
Citations: 437, ESI highly Cited Paper)
课题组招聘教师、博士后信息
1. 要求:a)具有纳米合成化学、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医学或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背景,即将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在 SCI 期刊发表过第一作者研究论文;b)具有较强的专业英文阅读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c)富有科研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2. 享受待遇:享受华南理工大学规定的教师、博士后工作和生活的待遇,详情请查看网页:http://www2.scut.edu.cn/hr/
3. 提交材料:个人简历,工作情况(发表论文目录、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
教学情况
简介 本科生课程《无机化学》、《仪器分析实验》与研究生课程《化工研究进展》
每年研究生
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名称 拟招生名额
联系方式
Email:cejbliu@scut.edu.cn
分析化学 硕士:2-3 人
分析化学 博士:2 人 Tel: 020-22236846(Office) &13928879198(M)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0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19-2-19 09: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南理工大学 刘锦斌教授课题组 JACS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介导原位制备稳定且高度可控的发光铜纳米自组装体



华南理工大学的刘锦斌教授等人利用尺寸和形状可控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报道了一种原位合成具有CuNPs可控封装和高稳定性的强发光Cu纳米组装体的简便且稳健的制备策略。获得的CuNP组装体在模板的疏水区域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进行合成和自组装,并在表面被亲水性聚(乙二醇)(PEG)有效地包裹。通过改变模板的嵌段数,可改变组成组装体交联超小CuNPs组成的数目。通过多齿硫醇配体的交联大大增强了Cu纳米组装体在生理环境中的发光强度和稳定性。由于其在生理环境中任保持高效的发光特性和良好的稳定性,CuNP组装体可成功地进行细胞成像。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制备稳定和可控的超小金属纳米颗粒组装体的简便可行的方法。研究成果以题为“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Guided in Situ Fabrication of Stable and Highly Controlled Luminescent Copper Nanoassemblies”发布在著名期刊JAC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周廷尧博士,通讯作者为刘锦斌教授,论文作者还包括朱佳仪、龚玲珊和农丽婷。


CuNP组装体

CuNP组装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25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发表于 2020-4-26 17: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南理工大学刘锦斌教授课题组通过优化配体设计,制备出系列不同表面配体修饰的发光AuNPs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发光AuNPs产生1O2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性,提出了一种双向调控AuNPs产生1O2性能的方法,并成功将其应用于细胞水平上的调控,相关结果发表在Small(DOI: 10.1002/smll.202000011)上。 该课题组研究发现,发光AuNPs的表面配体电荷及覆盖度与其产生1O2的性能有直接相关性:表面电荷及覆盖度高,则其产生1O2的性能强;反之,表面电荷及覆盖度低,则其产生1O2的性能弱。基于上述发现,该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双向调控AuNPs产生1O2性能的方法,即通过电荷不同的表面配体与发光AuNPs进行可控配体交换来对其产生1O2的性能进行双向调控。利用超小AuNPs的光学优势进行细胞成像发现,表面配体性质不仅可调控AuNPs产生1O2的性能,也可影响AuNPs在细胞内亚细胞器的分布:表面负电荷驱动AuNPs分布于溶酶体中,且1O2产生能力弱,毒性低;表面正电荷驱动AuNPs分布于线粒体中,1O2的产生能力强并协同促进AuNPs作为光敏剂的PDT效果。因此,这种双向调控策略将不仅为理解和揭示发光AuNPs的细胞毒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为精准疾病诊断、治疗的纳米药物设计提供思路。

金纳米粒子

金纳米粒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9 20:59 , Processed in 0.10302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