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王富安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178

帖子

2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20:06: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富安博士 ,武汉大学教授 。中组部第五批“青年##计划”获选人,主要在包括生物传感器、功能化核酸类酶/蛋白酶的恒温信号扩增新体系、DNA超分子纳米结构、核酸纳米机器、核酸分子逻辑计算器件和线路等领域开展了系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和原创性成果。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同行认可,相关成果全部以科技论文形式发表在相关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发表论文近60篇(21篇第一作者论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40的1篇,10-40的8篇,5-9的10篇,小于5的2篇),包括在自然系列Nat. Nanotechnol.发表1篇,美国化学会Chem. Rev.发表1篇,J. Am. Chem. Soc.发表5篇,Nano lett.发表3篇,ACS Nano发表3篇,德国Angew. Chem. Int. Ed.发表4篇,Adv. Mater.发表2篇,Adv. Func. Mater.发表1篇等。申请美国专利一项,参与编写关于核酸纳米机器和器件的书目章节两个。发表文章总影响因子超过450,获得他人引用超过2000,H因子25。长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欢迎有相关化学,生物,医学,材料背景的同学报考;并随时欢迎博士后和研究助理的加入,共同学习,提供尽量宽松的学习氛围和尽量好的生活科研条件。

研究方向: 分析化学,核酸化学
联系电话: 18502752721
Email: fuanwang@whu.edu.cn
1999.09-2003.07 郑州大学化学系 化学学士
2003.09-2009.01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化学博士
2009.02-2014.06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
2014.07-现在武汉大学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教授、博导
10篇代表性论文
1. Fuan Wang, Xiaoqing Liu,Itamar Willner*.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1098-1129. DOI:10.1002/anie.201404652
2. Fuan Wang, Chun-Hua Lu Itamar Willner*. Chem. Rev. 2014, 114,2881–2941. DOI: 10.1021/cr400354z (封面)
3. Fuan Wang, Xiaoqing Liu, Chun-Hua Lu, Itamar Willner*. ACS Nano2013, 7, 7278–7286. DOI: 10.1021/nn402810x
4. Fuan Wang, Xiaoqing Liu, Itamar Willner*. Adv. Mater. 2013, 25,349–377. DOI: 10.1002/adma.20120​1772
5. Johann Elbaz†, Fuan Wang†, Raphael D. Levine, Francoise Remacle,Itamar Willner*. Nano Lett. 2012, 12, 6049−6054. DOI: 10.1021/nl300051g (†Equal contributor) (封面
)
6. Fuan Wang, Johann Elbaz, Itamar Willner*. J. Am. Chem. Soc. 2012,134, 5504–5507. DOI: 10.1021/ja300616w
7. Chunhua Lu†, Fuan Wang†, Itamar Willner*. J. Am. Chem. Soc.2012, 134, 10651–10658. († Equal contributor), DOI: 10.1021/ja3037838
8. Fuan Wang, Johann Elbaz, Ron Orbach, Nimrod Magen, ItamarWillner*. J. Am. Chem. Soc. 2011, 133, 17149-17151. DOI: 10.1021/ja2076789Highlight by Life Science Weekly on December 20, 2011
9. Fuan Wang, Johann Elbaz, Carsten Teller, Itamar Willner*. Angew.Chem. Int. Ed. 2011, 50, 295-299. DOI: 10.1002/anie.201005246
10. Johann Elbaz, Oleg Lioubashevski, Fuan Wang, Françoise Remacle,Raphael D. Levine, Itamar Willner*. Nat. Nanotechnol. 2010, 5, 417-422. DOI:10.1038/nnano.2010.88 Highlight by New Scientist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2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沙发
发表于 2019-7-1 17:27:21 | 只看该作者
2018年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阶杂交链式反应用于miRNA检测和辅助治疗
批准号        21874103        学科分类        ( B040404 )
负责人        王富安        职称                单位名称        武汉大学
资助金额        66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起止年月        2019年01月01日 至 2022年12月3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304

帖子

5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2
板凳
发表于 2020-4-2 17:27:55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学院王富安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李春森研究员开展合作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AgNPs掺杂的BPNs新型复合材料作为高效协同杀菌剂,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其杀菌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相关工作发表在Small上(DOI:10.1002/smll.201905938)。研究者认为,AgNPs的引入,为光催化过程中O2在复合材料上的的吸附和活化提供了高效的作用位点,极大地促进了光催化作用下强效杀菌活性氧物种的产生;同时,AgNPs可以加速分离和运输光生电子空穴,抑制了光催化过程中的电子-空穴复合重组,增强了光利用率;此外,AgNPs自身对细菌蛋白的高亲和力还有效增强了复合材料对病菌靶向作用。
这种新型复合材料可充分结合AgNPs和BPNs的抗菌机制,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以及顽固耐药菌等均具有强力杀灭作用,具有较强的广谱性和高效性。并且,活体实验表明,这一复合材料可有效进行体内抗菌和促进伤口创面愈合。这项研究实现了一种安全清洁、广谱高效的抗菌剂的可控制备,为进一步开发基于黑磷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工作在线发表在Small上(DOI: 10.1002/smll.201905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0 21:09 , Processed in 0.08884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