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全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214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09:18: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全,男,1981年8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3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分别在日本京都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4月入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并建立高分子流变学课题组。研究兴趣包括聚合物共混体系、共聚体系、复合体系、含离子聚合物体系等复杂体系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特别是材料分子尺度的结构与流变和介电性能的关系。在Macromolecules、ACS MacroLetters、Journal of Rheology等杂志上共发表第一和通讯作者文章40多篇。在美国和日本研究期间的研究成果分别由Ralph Colby教授和Hiroshi Watanabe教授做为2012和2015年流变学最高奖宾汉奖的获奖报告内容宣讲。2009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2016年获得美国TA仪器资助的Distinguished Young Rheologist Award,现任中国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陈全 研究员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主楼354室
电话:0431-85262458
传真:0431-85262126
Email:qchen@ciac.ac.cn
主页:http://qchen.ciac.jl.cn/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15.4-至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2.2-2015.3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2011.3-2012.2  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7.11-2011.3  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4.9-2007.3  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9.9-2003.7  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学术兼职
主要荣誉
2016 中组部青年##计划
2009-2011 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
研究兴趣
高分子物理,分子动力学,流变学
研究资助
长春应化所启动基金
研究领域和现状
相容聚合物共混物和共聚物的动力学
  共混是最为简便有效提高聚合物性能的方法。 一些聚合物对由于弱相互吸引,可以达到分子尺度的相容。然而,由于聚合物的链状结构,聚合物各组份都存在于“自浓缩”的摩擦环境中从而部分继承其基体的动力学行为,使得聚合物共混体系成为一个动力学行为不均一的体系。当两组份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别很大的时候,不同组份在共混体系中会表现明显的动力学行为的差异 :基体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和低的组份会分别表现迟缓链和活泼链的行为。我们选择已知玻璃化转变温度差异最大的相容聚合物对作为模型体系,研究并发现了(1)浓度波动可以在高分子整链的尺度上作用:迟缓链的浓度波动会造成活泼链不均一的摩擦环境; (2) 不同力学行为组份在Kuhn链节和缠节链节尺度之间的协同运动;(3)活泼与迟缓的组份形成的双嵌段聚合物中,迟缓链段的运动在低温下被“冻结”,活泼链段会选择一种类似于星型链臂的方式松弛。这个发现让我们重新思考:教科书中常常提到的的“线性的自由分子链”和“支化的束缚分子链”是否定义严格,因为线性链在链段摩擦系数差异大的时候也会表现束缚链的动力学行为。这些细节的理解有助于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材料开发。
单离子导体的动力学
      目前,世界石油资源日渐匮乏,研发石油的替代能源成为当务之急。而开发新型替代能源的关键就是能量的储存和运输,以及开发安全、高效、高性价比的电池技术。电池的主要组成是电极和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具备优异的机械和加工性能,不仅安全性高而且价格便宜而成为科研热点。聚合物电解质有两大类:聚合物溶盐双离子导体和聚合物单离子导体。通常,双离子导体中只有一种离子是有效的导电离子(如锂电池电解质中的锂离子)。因此,将无效导电的离子以共价键方式固定到聚合物链上就可以形成有效选择导电离子的聚合物单离子导体。然而,目前开发的单离子导体的导电能力却达不到电池的使用标准。我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单离子导体的导电性能、机械力学性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说来,力学和导电性能是一对矛盾:提高力学性能往往导致导电性能的降低。然而,这对矛盾在分子尺度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在聚氧化乙烯(PEO)单离子导体中,极性的阴阳离子对与非极性的聚合物基体由于相容性弱而形成微观聚集体。离子对“摆脱”微观聚集体的过程同时控制着分子链的力学松弛和离子的扩散。遵循这个机制,我们成功实现了通过单离子导体的导电行为预测其流变力学行为。
主要代表性论文
2008年以来,在Macromolecules(9篇),ACS Macro Letters(3篇)等高分子综合类期刊,和Journal of Rheology(1篇),Rheologica Acta(3篇)等流变学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并参与一部专著的编写。
1. Chen, Q.; Wang, H.J.; Tunic, T.; Bao, N.; Liang, S.; and Colby, R.H.* Linear Viscoelasticity and Dielectric Spectroscopy of Ionomer/Plasticizer Mixtures: a Transition from Ionomer to Polyelectrolyte. Macromolecules 2015, 48, 8240.
2. Liang, S.; Chen, Q. (共同一作); Choi, U.H.; Bartels, J.; Bao, N.; Runt, J.; Colby, R.H.* Plasticizing Li single-ion conductors with low- volatility siloxane copolymers and oligomers containing ethylene oxide and cyclic carbonat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5, 3, 21269.
3. Chen, Q.*; Huang, C.; Weiss R.A.; and Colby, R.H. Viscoelasticity of Reversible Gelation for Ionomers. Macromolecules 2015, 48, 1221.
4. Chen, Q.; Gong, S.S.(共同一作); Moll, J.; Zhao, D.; Colby, R.H.*; Kumar S.K. Mechanical Reinforcement of Polymer Nanocomposites from Percolation of a Nanoparticle Network. ACS Macro Letters 2015, 4, 398.
5. Chen, Q.; Masser, H.; Shiau, H.S.; Liang S.; Runt, J.; Painter P.C.; and Colby, R.H.* Linear Viscoelasticit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Polyether-Ester-Sulfonate Copolymer Ionomers. Macromolecules 2014, 47, 3635.
6. Chen, Q.*; Uneyama, T Linear Viscoelasticity of Unentangled Corona Blocks and Star Arms. Rheologica Acta 2014, 53, 701.
7. Gong, S.S.; Chen, Q. (共同一作); Moll, J.; Kumar S.K.; Colby, R.H.* Segmental Dynamics of Polymer Melts with Spherical Nanoparticles. ACS Macro Letters 2014, 3, 773.
8. Chen, Q.; Liang, S. (共同一作); Shiau, H.; and Colby, R.H.* Linear Viscoelastic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Phosphonium Siloxane Ionomers. ACS Macro Letters 2013, 2, 970.
9. Chen, Q.; Gregory, J.T.; and Colby, R.H.* Ionomer Dynamics and the Sticky Rouse Model. Journal of Rheology, 2013, 57, 1441.(基于2013美国流变学会最高奖宾汉奖获奖报告)
10. Chen, Q.; Matsumiya, Y.; Iwamoto, T. Nishida, K.; Kanaya, T.; Watanabe, H.*; Takano, A.; Matsuoka, K.; and Matsushita, Y. Dielectric Behavior of Guest cis-Polyisoprene Confined in Spherical Microdomain of Triblock Copolymer. Macromolecules 2012, 45, 2809.
11. Chen, Q.* Creep Dynamics in Non-entangled Miscible Polymer Blends and Block Copolymers. Rheologica Acta 2012, 51, 569.
12.Chen, Q.* Conformational Evolution Under Steady Shear Flow: a Comparison Between Cyclic and Linear Block Copolymers. Rheologica Acta 2012, 51, 343.
13.Chen, Q.; Matsumiya, Y.; Masubuchi, Y.; Watanabe, H.*; and Inoue, T. Dynamics of Polyisoprene-Poly(p-tert-butyl styrene) Diblock Copolymer in Disordered State. Macromolecules 2011, 44, 1585.
14. Watanabe, H.*; Chen, Q.; Kawasaki, Y.; Matsumiya, Y.; Inoue, T.; and Urakawa, O. Entanglement Dynamics in Miscible Polyisoprene/Poly(p-tert-butyl styrene) Blends. Macromolecules 2011, 44, 1570-1584.
15.Chen, Q.; Matsumiya, Y.; Masubuchi, Y.; Watanabe, H.*; and Inoue, T. Component Dynamics in Polyisoprene/Poly(4-tert-butylstyrene) Miscible Blends. Macromolecules 2008, 41, 8694.
专著
Watanabe, H.; Matsumiya, Y.; Chen, Q.; and Yu, W. Rhe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ic Liquids.  Comprehensive Polymer Science, 2nd Ed., 由Martin Möller 和Krzysztof Matyjaszewski 主持编写, Elsevier, Oxford, UK, 2012.
成果评述
研究组人员概况
职工:张志杰(助研)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2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沙发
发表于 2019-12-3 19:26:47 | 只看该作者
陈全研究员应邀出席于2019年5月8日举办的日本流变学学会第46届年会,于会上被授予“2018年度日本流变学会奖励赏”,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学者。同时获奖的包括大阪大学井上正治教授(学会赏)和东京大学酒井崇匡教授(奖励赏)。


陈全研究员长期从事高分子流变学研究,在高分子共混物和缔合高分子体系的研究获得领域内的广泛认可。会上陈全研究员作了题为“イオノマー会合系および相溶性高分子ブレンド系のダイナミクスに関する研究(含离子高分子体系和高分子共混体系动力学研究)”的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

主题

392

帖子

5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4
板凳
发表于 2021-1-22 15:41:29 | 只看该作者
流变学是研究材料形变和流动(连续形变)的科学,是高分子加工和应用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已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流变仪是研究材料流变性能的仪器,利用流变仪进行流变测试已成为食品、化妆品、涂料、高分子材料等行业的重要表征和研究手段。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全研究员团队从流变测试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流场的分类和旋转流变仪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技巧,重点阐述了剪切流变学测试中的基本假设和这些假设在特定的条件下失效的情况。最后,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测试实例,详细地阐述了如何避免流变测试中的错误和建立良好的测试习惯。希望本文能够对从事流变学研究或进行流变测试的学者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使他们在熟悉流变仪原理的前提下,养成良好的测试习惯,找到获得更可靠和准确的实验测试结果的有效途径。
        上述工作以综述形式发表在《高分子学报》2021年第4期 (高分子学报. 2021,52(4): 406-42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0.20230)“表征技术专题”中,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刘双,通讯作者为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陈全研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5 13:34 , Processed in 0.08974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