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理化所在小口径人工血管抑制急性血栓领域取得新进展 [打印本页]

作者: jiajia    时间: 2023-8-23 07:41
标题: 理化所在小口径人工血管抑制急性血栓领域取得新进展
血管移植是解决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但是自体血管稀缺,因此用人工血管替代自体血管是研究的热点。大、中口径的人工血管不易被形成的血栓阻塞,但小口径人工血管(直径< 6 mm)却容易发生急性血栓导致移植失败。
  在所长基金的资助下,理化所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液态金属与低温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交叉学科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具有抗凝血和抗血小板双重效应的小口径人工血管。该研究创新性地将具有抗凝血效应的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复合,并将复合物接枝到了静电纺丝PCL/PU管状支架上(图1)。
图1 (a)肝素-阿司匹林复合物的合成示意图;(b-c)PCL/PU血管支架制备与HepA接枝过程
  研制的抗血栓小血管在安贞医院结构性心脏外科中心开展了兔颈动脉植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小血管能有效防止植入后发生的急性血栓,一个月内可保持完全通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移植物吻合口处无红细胞团堆积和血栓形成,血管腔内无狭窄和堵塞,内膜层逐渐再生。该研究制备了一种具有双重抗凝血效应的小口径人工血管,综合抗凝血和抗血小板两个角度预防急性血栓的发生,为功能化人工血管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近日,这一工作以Small-diameter PCL/PU vascular graft modified with heparin-aspirin compound for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acute thrombosi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专业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周思远,吴大勇研究员、李雷副研究员和安贞医院杨秀滨主任医师为合作三方的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3.126058
       文章来源:理化所
       吴大勇,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膜材料领域专家,经纬双向静电纺丝技术的发明人。目前主要从事膜材料和膜技术、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纤维功能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承担过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子课题、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欢迎光临 (http://cailiao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