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闫康平 [打印本页]

作者: zhongbei    时间: 2018-5-12 15:52
标题: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闫康平
闫康平 教授(博导) - 简介
个人简介:
1981年12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工程(工学学士);
1984年12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其后毕业于四川大学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
详细>>


闫康平 教授(博导) -- 教学及研究成果
一、氢能及环境低负荷技术(进入四川大学985特色矿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
1、SPE电解水制氢
电解水制氢对环境不会排放任何污染物质,SPE电解槽核心部分是SPE复合膜电极,特点是电催化剂与离子膜合为一体,纳米电催化剂直接附着在膜的两面。SPE电解技术是将来主要制氢技术之一。
2、太阳光光电催化制氢
目的:利用太阳光直接分解水制取氢气。
光电化学池由TiO2/ ITO 薄膜光阳极和Pt 电极浸入电解液中组成。太阳光照射下,在光阳极和阴极分别析出氧气和氢气。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利用太阳能和水制得氢气,没有副产品,无污染,但是目前效率还较低。为提高制氢效率,需要优化光电催化制氢系统的各个因素。
3、西南地区铅锌矿和钒钛矿中稀散金属的综合回收利用
西南地区铅锌矿和钒钛矿中冶炼后的矿渣中富集了稀散金属包括:镓、铟、锗、金、银等,它们的综合回收利用是西南矿产的重大课题。目前与企业研发的从锌渣中提取铟、钴的技术。
二、特种项目
1、 特种功能材料
2、特殊电化学技术
三、电子元件与材料
1. 铝电解电容器高比容铝阳极材料
2. 镍氢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闫康平 教授(博导) -- 研究工作
科研方向包括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应用电化学、纳米与功能材料。近年已完成国家科技攻关1项,国家项目2项,部省级项目5项,完成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担任《电子元件与材料 》杂志编委,四川省保温与防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已发表论文6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闫康平 教授(博导) --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
主编本科专业核心课教材《工程材料》和参编教材《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化学工业出版社);
指导化工过程机械和应用化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与企业联合培养电子材料方向博士后,已经指导毕业研究生20余人。
闫康平 教授(博导) -- 获奖及其他


获奖:近年来获得部省级奖3项。







欢迎光临 (http://cailiao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